2018年10月22~23日,由医药魔方和Endpoints News联合主办的“中美生物医药创新与资本高峰对话”(US-China Biopharma Innovation & Investment Summit,BIIS峰会,彼思峰会)在上海浦东四季酒店隆重召开。
这场高峰对话汇集了260多位大洋两岸的知名创新药企业创始人、VC投资人共同参与,聚焦两岸创新与投资热点领域话题,并在大会上进行交流探讨。
虽然中美贸易战的迷雾尚未拨云见日,但来自大洋彼岸的专业生物医药媒体却是十分看好中美两地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Endpoints News主编John Carrol在以“开启中美生物医药新时代”的主旨演讲中谈到,中国和美国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发展的两大主力市场,十分看好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发展势头。
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要素
Endpoints News CEO Arsalan Arif
目前全球生物医药发展是两个大国家领先,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BIIS峰会将全球生物医药发展最好的两个国家的创业者和投资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双方如何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将产业推向更高的水平层次。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
4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是有目共睹,用16个字概括:经济腾飞、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世界赞誉。医药行业也不例外,这40年增长400多倍,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医药创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的生物制药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期,这既依赖于政府层面对生物产业和创新药物开发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随着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高。
由于丰富的投资和宽松的政策,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生物技术大国,新一代的创新药企业有望将国内研制的药物推向世界,造福全球患者。
要素一:支持走出去的政策环境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
走国际化道路,直接到欧美日申报我们的仿制药或者是创新药,可能比在家里做一致性评价更好。
百济神州创始人&CEO欧雷强
中国政府监管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国际监管机构赞成并通过了中国加入ICH组织。这对于面向国际的国内创新药企业来说,帮助我们在研发上移除了跨地区的障碍。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
中国的药政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首先是思想上首先解放,政府监管不断向全球最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看齐,而不是讲自己的特色。坚持全球共识,大家都认可的标准即为我们需要采纳的标准。这也是也是满足医疗需求的一种“普世价值”,紧紧依靠党中央,紧紧依靠广大医药企业,这是药政改革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秘诀。
要素二:全面发力临床研究
百济神州创始人&CEO欧雷强
制约医药产业发展最大的因素来源于临床试验,目前行业90%的投资也是用于临床试验。
信达生物COO周勤伟
以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为例,全球有1400多个临床实验正在开展,而中国只有100多个项目进入注册性临床试验阶段。
百济神州创始人&CEO欧雷强
中国即将成为全球临床试验的主导市场,建议国际化的创新药企业将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30%-40%在中国进行。
Endpoints News主编 John Carroll
从外媒角度,我们发现大药企已经重新回归投资于自己研发。CAR-T细胞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双特异性抗体都正在蓬勃兴起。中国的生物医药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具有话语权。
Vida Ventures 联合创始人Fred Cohen
20多年前中国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多产品管线和创新药企业。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对临床实验这方面投入和重视程度,已经超出我们想象。如何进一步加速临床研究的进展,帮助制药企业更快的发挥价值,将是我们下一步思考的方向。
要素三:重视海归人才
百济神州创始人&CEO欧雷强
要成为下一代生物技术的行业领导者,在人才方面不仅需要在国内布局,也需要在全球各个地方进行布局。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颖宇
2012年以来有两百万国外人才回到中国,其中有25万是进入生物医药领域,在美国有1/3留学生来自于中国,我们认为海归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力量,我们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海外人才可以回到中国。
Vida Ventures联合创始人Fred Cohen
医药创新需要一个能够接触到各种人才(包括科学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生态系统。过去我们的首选一般是旧金山、波士顿,而现在我们也可以把上海作为一个工作重点区域。
信达生物COO周勤伟
创新药企业要走
得更远,不仅需要临床开发阶段的人才,也需要经验丰富的商业化人才。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
中国医药创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脊梁是海归,海归是主力。生物医药专业“千人计划”当中有1400多人,他们基本上是很多项目的领军人物。
要素四:资本的灌溉
百济神州创始人&CEO欧雷强
中国拥有全球基数最大的临床患者,行业需要更多的投资。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临床试验。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
走出去的过程不仅包括产品走、人才走,更重要是资本走出去。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产品资源和市场资源的不足,为我们下一步长远稳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Vida Ventures联合创始人Fred Cohen
洛杉矶、波士顿是我们在美国投资生物医药产业最密集的两个城市。当前是投资生物技术黄金时期,非常看好生物标记物的发展,投资这个领域将会进一步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颖宇
如果你想让这个市场继续开放、继续有活力,希望能够共同维护市场健康。呼吁大家对公司进行估值的时,一定要理性合理,这样才能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并让大家愿意为此投资。
寄语:官产学研资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
过去几十年,我们一直强调产学研结合;现在的实践证明:仅仅依靠创新形式不能适应当前的局势,必须是官产学研资要五位一体,才可以适应当前局面;当前创新没有资本力量也是不行,因此需要官产学研资五位一体协同发展。
精彩花絮
中国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打开了资本对新药产业的想象空间,而香港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的新规让资本打消了退出路径不畅的顾虑。于是,我们在近几年看到了各路资本争相涌入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洪流,也看到了中国创新药产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在资本的助力下,中国的初创生物医药公司高歌猛进、目标远大;在国内积极产业政策的引导下,这些创新药企业力求成为未来十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领军企业。
彼思,取“彼岸凝思”之意,意在探究中美生物医药创投之异同,探讨生物医药跨境交易的实践,回顾及展望创新药企业与生物医药创投机构的生存及发展之道,与业界同道一起探寻通往彼岸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