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目前还处于登革热流行季节,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登革热的传染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病毒性疾病,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花斑蚊”喜欢在静止的清水中产卵,例如家中的花瓶、阳台积水、室外废弃的缸罐、一次性餐具、轮胎以及竹筒、树洞、积水容器及潮湿阴暗的场所。“花斑蚊”白天叮咬人,高峰在早上8-9时及下午5-6时。
由于本病系由伊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
对于登革热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为5~8天,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
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即隐性感染,但是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登革热的主要症状
本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其中以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较为严重。临床上可分为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各个型都可以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突发高热
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并伴有乏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
出现皮疹
于发病后3~6日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典型皮疹为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
3
身体感到疼痛
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等。
4
出血倾向
轻者可有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病情严重者可能会有消化道、胸腹腔、颅内等部位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与对症治疗措施。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登革热的预防方法
消灭蚊子
环境治理,消灭蚊孳生地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爆发流行的一个有效手段。
1.翻盆倒罐。蚊子的幼虫最易扑灭,因为幼虫(孑孓)必须生活在水中,如能填平低地,疏导积水,经常清理存水的器皿,孑孓无处生存。花盆及水生植物至少每星期换水一次,切勿让花盆底盆积水,要注意盖好储水容器,填平凹陷的地面。
2.药物杀蚊。外环境可使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菊酯类药物,家庭可采用高效低毒菊酯类气雾剂,杀灭蚊子。
3、生物防治。在水池、荷花缸放养观赏鱼类。通过放养鱼类消灭蚊幼虫。
做好个人防护
1、家里装纱窗、使用蚊帐,室内可点燃蚊香。使用驱避剂驱蚊。包括风油精、避蚊酯等。
2、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3、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及早诊治,及早报告
预防保健科郑红主任提醒广大市民:如果你近半月内到过东南亚,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区域有发热、皮疹等不适,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诉医生外出史。
来源|预防保健科
文字提供|周东华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宣传科
喜欢我们就关注转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