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关注 | 广州援黔医疗队中有这么一群人被贵州近10家媒体记者团“围观”,先睹为快!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贵州省卫计委11月14日组织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综合广播电台、当代贵州、多彩贵州网、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等新闻媒体和单位到赫章县中医院“围观”广州市番禺区援黔医疗帮扶专家组。


采访帮扶专家陈潮锋


广州市援黔医疗帮扶队可谓算是一群特殊的“贵漂”人,他们远离家乡,他们肩负重任,他们奔赴贵州每个贫困县,将“医者仁心”书写在贵州的土地上。


2017年9月至今,广州市番禺区先后选派了7名专家到赫章县中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挂职期间创下多个首例


番禺中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龚利鑫2017年9月,他来到赫章县,作为番禺中医院对口支援赫章县中医院的首位驻点专家,挂职该院副院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驻点帮扶。通过“传帮带”,在龚利鑫协助下,赫章县中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上突破多个“首例”,切实解决了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的实际需求。



挂职期间龚利鑫共主刀或指导完成手术380余例;这其中完成了涵盖胆囊、阑尾、疝气、脾、宫外孕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肠肿瘤多种类型的手术,创下赫章县中医院23例首例手术,赫章县11例首例手术,毕节地区2例首例手术。


赫章县中医院的外科病区以前每月不到30例的手术量,但在龚利鑫来了之后,手术量增加到120例左右,外科业务量在2018年上半年增长达到135.81%;中医院的经营状况也持续改善,业务收入从2016年的1700多万增长至2018年10月的3000万。一年多的驻点,医疗帮扶真正见到了实效。


成绩的背后,是要让贫困户“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巨大考验。就医疗条件而言,龚利鑫用八个字总结了当时来到赫章开展医疗扶贫的第一印象:缺医少药、设备简陋。


挂职期间龚利鑫(右二)共主刀或指导完成手术380余例;这其中完成了涵盖胆囊、阑尾、疝气、脾、宫外孕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肠肿瘤多种类型的手术


龚利鑫说,医疗条件简陋,这在出发之前虽然都有心理预期,但真到了当地,还真是一时难以适应。“手术比较多的时候,器械的周转也成为问题。”而更为窘迫的现状在于,腹腔镜技术自1982年完成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该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国内外科手术中的一项普通技术。然而,对于赫章县中医院而言,腹腔镜技术仍然是空白。


“国内大医院早就淘汰的早期腹腔镜手术仪器,在这里属于高端仪器,设备从买回来就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因为没人会用,都放在库房里落灰。这让很多专科治疗无法开展。同时,有手术需求的病人,也只能去大医院就诊。”


为了能使当地病患不出县城就能享受到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先进医疗技术,龚利鑫到岗上任后,利用这台旧仪器操作了上百台手术,越来越多的赫章县的老百姓就诊时间缩短,就医费用的支出也大大减少。


今年10月中旬刚刚在中医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陈姨,原本打算到市级医院做手术,得知县中医院有从广州来的专家长期坐诊治疗,她便来到中医院找到龚利鑫,请他主刀进行手术。如今手术顺利完成,三天不到的时间她便能下地活动。




“输血”到“造血”

根本上改变落后医疗现状


百余手术的背后其实曾发生多个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龚利鑫说,在一次开展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突然电刀烧坏了,机器无法运转,为了使手术正常进行,手术医护团队临时借来其它医院电刀设备,才得以顺利完成当天手术。“这里患者多,疑难杂症类型复杂,开展工作一点都不比大医院轻松,很多外科急诊手术需要马上做,关键时刻基础药物缺货,我们就只能找临时可替代的药克服困难;手术工具不齐全的时候,以往根本不会用到手术操作台的一些工具,都被拿来救急,状况百出的这些情况都是我从医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碰到。”


纵使插曲不断,困难不少,但对龚利鑫说而言,没有条件,就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地更重要地是通过‘输血’形成‘自我造血’的转变。”龚利鑫的这番话意在通过医疗技术的传帮带,为帮扶医院打造一支愿承担、留得住、有能力、可支撑的医疗人才队伍,从根本上改变当地落后的医疗现状。


王永胜是赫章中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以前只听过腹腔镜手术,没有见过腹腔镜手术。龚利鑫来了之后,在他“手把手”的指导下,去年以来王永胜已经主刀了多起腹腔镜手术。王永胜说,与龚利鑫共事期间,龚利鑫时常给予他信心并在手术实操中鼓励他:“别怕,我就站在你后面,你只需要按照平常的训练做就是了。”


这句话让王永胜获得了依靠和力量。在龚利鑫的精心指导下,王永胜两个月掌握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四个月掌握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现在患者来求医,我们终于不用再往外推了。”这对王永胜以及赫章中医院来说,都是极大的成长和突破。


“医生的进步让中医院在人民心目中有了地位,百姓也有了安全感。在番禺中医院和龚院长的全力帮助下,现在我们多个学科都发展起来了,对于常见病、多发病、一些疑难杂症都可以处理,现在一个月的手术量相当于过去三个月的手术量,真正收到了效果。”赫章县中医院副院长李应刚说。


推进当地建设最强骨科的愿望落实了,龚利鑫支援期按照当时一年为期的安排,在今年9月份便可以回广州。但赫章人民、赫章中医院的医务人员舍不得他离开,提出延长帮扶时间的请求。对此,龚利鑫决定再延长半年时间。这半年,他计划进一步加紧番禺与赫章医疗的合作,协助当地医务人员掌握更新、更多的技术,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对口帮扶带来的实惠。 




解除患者痛苦

便是最欣慰的时刻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陈潮锋到赫章县中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目前他在该院挂职院长助理。他表示:“开展援黔医疗,对于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水平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成效明显,很有意义。”

“现在做了手术后,已经可以下床走路了,很感谢陈医生!”在赫章县中医院的病房里,75岁的许奶奶笑容满面地说,以前腿痛走不了路,需要长期吃药,现在痛苦大大减轻了。陈潮锋说,这位许奶奶由于常年走山路、干太多体力活,导致腿关节变形,疼痛严重影响了生活,“这次为她做了右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恢复得很快。”看到许奶奶笑得那么开心,陈潮锋觉得这就是他最欣慰的时刻。

赫章县中医院院挂职院长助理陈潮锋正在查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啰嗦三嘱“师带徒”

努力让技术驻足

来到这里的一个多月里,陈潮锋积极参与医院管理,创造条件开展各类高难度手术30例,其中有3项属毕节市首例、10项属赫章县首例,6项属该院首例。他还首次提出针对每台手术需制定2-4种应急预案,加强和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尽量不让自己及患者留下任何遗憾,最大限度地减轻、减少患者的痛苦。

“我常常会对这里的医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千万别嫌我啰嗦。”陈潮锋说,像他一样的援黔医生们都不能永远留在贵州,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技术在这里生根发芽,造福百姓。

陈潮锋与患者合影



措施得力,赢得赞誉


2017年12月到2018年6月,赫章县中医院的住院医师李强去到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骨科进修,在该院医生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之下,他收获颇多,并将学到的技术带回了赫章。“过去,我们县中医院平均每个月只能做20台左右手术,在援黔医疗的帮扶之下,目前增加到了80台左右。”看病近、费用低、有技术水平,当地的患者越来越信任他们,也给了当地医生更多信心。“目前,在援黔医生陈潮锋的指导下,引进了更多的新理念,同时我们的微创手术正在逐渐开展,将会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赫章县中医院的住院医师李强



改进部分麻醉方式

提高当地麻醉技术


番禺区中医院邓少剑和麻醉科同仁自行捐资改善赫章县中医院麻醉科医疗环境;在邓少剑的指导下,赫章县中医院完成了首例小儿全插管和首例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加静脉基础麻醉,并改进了赫章县中医院原有的部分麻醉方式,使赫章县中医院的麻醉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他提出拟建胃肠镜室,强化医院胃肠诊疗,最大限度解决胃肠病患者看病难问题。



指导建设泌尿外科

努力突破当地的医疗瓶颈技术


番禺区中医院梁文康主治医师指导赫章县中医院建设泌尿外科,开展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膀胱镜碎石取石术等多例手术,努力突破赫章县多年来的医疗瓶颈技术。



千里援黔路,不止他们,番禺区中医院的陈炳泉医生、何贤纪念医院的惠薇医生以及宋大龙、金珊、李克跃医生等一大批专家为促进赫章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尽心竭力,为解除患者疾苦废寝忘食,为帮扶工作默默奉献。




多年来,赫章县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县中医院骨伤科、普外科、脾胃科、心内科等科室相继建成,各项中医理疗诊疗项目和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全县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明显提高。2017年,赫章县医院门诊人次由2016年的303862人次增加到355998人次,较上年增长了17.16%;住院人次由2016年的35147人次,增加到40395人次,较上年增长了14.93%;2017年手术台次由2016年的4600台,增加到5589台,较上年增长了21.50%。



用爱照亮人生

以术情暖贵黔

他们的倾情帮扶

培育了当地“带不走的医疗队”

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

对口帮扶带来的实惠

为他们的默默奉献点赞



点击查看更多医疗帮扶资讯

关注 | 广州市卫生计生委召开2018年扶贫工作会议


医路情深 | 增城区援黔医疗卫生干部张利珍——脚踩“风火轮”的生命守护者


关注 | 番禺区“三驾马车”推进贵州省毕节市两县对口医疗帮扶支援工作


关注 | 赫章实习护士救人上央视,背后深藏番禺“三基三严”培训的功与名!





来源 | 多彩贵州网、小康华南、赫章县中医院

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再走嘛~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