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重磅】于爱平书记荣获“杰出院长(书记)奖”

11月9日,“2018年中国研究型医院高峰论坛”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于爱平在本次论坛中荣获“杰出院长(书记)奖”。

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承办,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协办。

开幕式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对近年来在医学研究和创新实践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及创新项目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中国医学科学家奖”“杰出院长(书记)奖”“医学科技创新奖”“医学成果转化奖”等奖项。

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创新、转化、融通、卓越”这一主题,分享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共同探讨新常态下研究型医院的发展愿景,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创新转化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实践“大健康+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将研究型医院建设推向新高度。

解放军总医院原院长秦银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改司司长梁万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焦红,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申长雨,科学技术部副司长崔拓做了主旨报告。


让医院更好是我们的本分


于爱平

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更新的科学,在这一道路上,我们必须不断精进、创新,才能永葆临床医学活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面对荣誉,于爱平处之淡然,“我们做的都是分内事。”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党委书记,于爱平更倾向于把自己比拟为“大班长”,和医院党委班子一起,把方向、管大局、抓队伍、促改革、保落实、保稳定,带领医院行政系统的“小伙伴”们,全力支持、优化临床一线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更贴心的服务。

创新提出“1346”品质提升工程
医院管理由“粗放”转“精细”

三年前,当于爱平接任医院党委书记时,医院刚刚经历过规模化的高速扩张,既有高楼林立、患者满堂的欣欣向荣之姿,也存在医疗技术参差不齐、管理粗放,信息化科学管理体系亟待建设等问题。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把医院做强,做精,做好?如何在提升医院品质的同时,让医护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如何实现医院、医护、患者均受益的三赢局面?

细细思索医改的终极目标——三医联动,让患者看病不贵、不难。

“医保、医药、医疗,这里面我们能管的就是医院、医疗了。”2015年,在医改现有成效的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为目的,在全国推行“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于爱平感觉被挠到了“痒处”,“就从这入手。”

将国家方略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2016年,于爱平以3年为期,创新性地提出了“1346”医院品质提升工程——将改善医务服务、强化医疗质量、打造医院文化内涵、增强医院运营效益等工作都作为医院工作重点,同步推进。

希望通过三年的努力,将医院从原先粗放型的管理、发展模式,变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精细的人性化管理。

创标准
搭建全疆首个临床能力评价体系

 在医院新一轮的发展改革中,于爱平将“强实力”确定为首要工作。对比近年来医院及各科室发展的大数据,他提出了“让短板变长,让长板更长”的具体目标。

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于爱平在各科室既往“大数据”的基础上,带头和各个科室主任立下了权责同步的“军令状”,要求科室从临床技术到为患者的服务,必须一年更比一年好。

同时,医院还专门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中心等全新的科室,为医疗质量的衡量制定出“硬杠杠”,督促全院医疗质量稳步上升。

“成立这个科室为的就是,除了提升院内医疗质量,更关键的是要在全疆搭建首个针对临床能力的评价体系。”于爱平说,“以往,同等级医院到底哪家好,同体系科室到底哪个牛,在新疆范围内并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评价体系,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除了科研参照外,在很大程度上更像是源于感觉的‘概念股’。”

而通过临床能力评价体系的搭建,不仅在院内能够完善诊疗环节,减少诊疗漏洞,保障患者诊疗安全,对于院外,也能以此为试点,将积累的经验对外推广,惠及更多的医院,更多的患者。

从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MI(疾病难易程度评估)和低风险死亡率入手,利用了两年时间,医院建立了13个质量管理委员会,搭建出了三维立体式的评价体系。如今,这套体系已成为全疆各级医疗机构评价临床能力的“金标准”。

软实力并重
打造温度医疗

 在“1346”品质提升工程的引导下,医院医疗技术、医疗质量的硬实力有了保障,于爱平所在的党委班子,也从未放松过院内服务软实力的提升。

从患者扫码就能使用的共享轮椅和共享充电宝,到刷卡就能领取检查单;从成立住院患者服务中心,将原本的住院流程从十多个压缩至个位数,到出院床旁结算,患者不用再为住院、出院跑趟趟……在于爱平这个“大班长”的带领下,各项工作从统筹到落实,医院将改善服务的“触角”延伸至院内的每一个角落。

2017年,在医院发展战略与实际情况不断吻合之际,于爱平再次出招,推出了“文明行医·我参与”系列活动。

“首问责任制”,要求每一位医护都必须礼貌待患,尽职尽责;“假如我是一名患者”,要求医护通过换位思考,不断改善患者就医流程;“当好人,做好医生、好护士”评选,借助榜样的塑造,带动医者仁心的医院内环境;“听老专家讲故事”,通过老专家们的言传身教,将“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服务理念固化、传承。

没有大会小会的强调,没有严厉的处罚。医院党委想要营造的“温度医疗”,正是在这一系列活动之中,润物细无声地烙印在了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心中。

对于此次获奖,于爱平的笑容依然低调谦和,“做研究型医院、培养高知型医学人才、增强医学科研与临床一线的相互转化,给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适宜的服务,这就是我们做医生的本分,而未来我们会努力做到更好。”对于医院未来的发展,于爱平又创新性的提出了“四个中心”建设,即疑难重症诊疗中心、临床科研科技创新中心、医学人才培养中心和医学人文中心的建设,希望医院在既有的品质基础上,进一步强科室,做精品,更上一层楼。


文/健康报  夏莉涓

编排/巴亚尔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