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健康科普】用得好它是加湿器,用不好它可能是雾霾制造机、健康杀手……


自打入冬以来,小编就一直很苦恼。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编,就怕冷,就喜欢静静地窝在空调房、暖气房里面猫冬


那么问题就来了:空调、暖气房里呆久了真的很干,整日鼻子又痒又疼,有时候擤鼻涕还带血丝。皮肤也是痒痒的,经常带静电……


同事推荐了个好东西:可以在手边放上一台加湿器,就能享受“烟雾缭绕”带来的湿润感了!



可是这两天,看到一个词,小编可吓了一跳,叫“加湿器肺炎”——


据说水经过加湿器雾化后

水雾颗粒等同于雾霾

人长期吸入会引起肺炎


事实果真如此吗? 


加湿器可能招来肺炎吗?


有些人在使用加湿器之后,会出现了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于是就诞生了“加湿器肺炎”的说法。


其实,这并不是加湿器本身的错,水雾是不会让人得病的。致病的元凶,是往加湿器里添加的水中掺杂了病菌、杂质,雾化后被人吸入的缘故。



一般加湿器是使用超声波雾化的原理,它会把水中的杂质、粉尘、病菌等震荡出来,造成空气的二次污染,堪称“室内雾霾制造机”


那么,水中的病菌、杂质又是哪来的呢?


原因一:加湿器不够清洁



很多人往加湿器里加的水,都是自来水,对吧?


城市自来水虽然经过净化,但并不是绝对干净到“一尘不染”的程度,还是含有一些细菌和杂质的。


当自来水在加湿器里长期储存,很容易让细菌或真菌大量滋生繁殖,其中一些致病菌通过细小的水雾颗粒进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脏后,就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和炎症。


正确做法


1、加湿器要使用纯净水或蒸馏水。

没错,就是喝的那种。


2、注意加湿器的清洁。

最好坚持每天换水,每两周彻底清洗一次,尤其是刚启用的加湿器,一定要保证清洁。


3、别用杀菌消毒剂

清洗时,尽量少使用杀菌消毒剂,可用流水反复冲洗,然后用软布拭去水箱周边的水垢。有条件的话,可以购买具有紫外线杀菌功能的加湿器。


原因二:加湿器里胡乱加“料”


你知道“加湿器杀人事件”吗?在韩国,加湿器曾夺走了200多人的性命!



2011年,首尔多位患者接连死于不明原因的急性肺病,包括众多孕产妇和婴幼儿,此事一度在韩国社会引发恐慌。经调查认定,元凶竟然是“加湿器毒性杀菌剂”


调查发现,患者近几年平均每年使用加湿器4个月左右,每次加水时都添加杀菌剂。杀菌剂被吸入后,肺和支气管的上皮细胞会受到刺激,时间一长,细胞遭受损伤继而引发炎症,另外, 肺在多次进行修复损伤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肺部组织纤维化。这也就是"加湿器杀人"的真相所在!



调查显示,韩国加湿器杀菌剂受害者总数达530人,死亡者总数为239人。


所以明白了吗?往加湿器里加东西竟然如此危险!


还有人喜欢加醋、板蓝根,认为有杀菌、防病的作用,同样欠妥:


用醋做消毒,熏蒸房间时人最好离开,杀完菌通风后再进入室内,因为呼吸道并不喜欢酸性的环境。


水中更不能加入板蓝根、鱼腥草注射液或抗病毒口服液等,这些药物应该用来口服,任何雾化药物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医学实验后才可以批准使用,所以千万别乱加。



香水和精油也不行!这些多含有芳香剂、防腐剂,同样不宜添加在加湿器中。 


原因三:加湿器使用时间过久



家中的湿度应保持在30%~50%之间为宜,使用时间过久,会造成室内湿度过高。


湿度过低尤其是低于20%时,室内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就会增多,容易造成呼吸系统不适、皮肤干燥等;


若高于80%,则会导致细菌、尘螨、霉菌的滋生,使人出现呼吸系统不适,免疫力下降等。


正确做法


在家中装个湿度计,随时监测空气湿度。


也可以通过感官来粗略判断空气湿度情况:


如果感到皮肤干燥、眼睛发痒,鼻腔和咽喉发干,可能就是空气湿度过低;


如果感觉闷热,墙上、地板和桌面等存在凝结的水汽,可能湿度过高,应停止使用加湿器,并适当开窗通风,否则可能会引起过敏及哮喘等问题。


加湿器最好不要一直开着,开两小时可以关闭一段时间,适当开窗通风。


原因四:加湿器对着脸吹


如果加湿器一直正对着脸吹,或者离人体头部太近,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就会穿过人体呼吸系统的层层屏障,直达肺泡内部,从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正确做法


加湿器最好不要离人体太近,尤其不能对着脸部,至少要离人体2米左右。


为保证加湿效果,加湿器应放置在距地面0.5米~1.5米高的稳定平面上。


最好摆放在距家电、家具1米左右的地方,以防受潮。


来源:健康山东

我们相信原创的力量

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健康幸福路上

我们愿意陪您一起认真走下去……


济宁卫生计生新媒体内容合作(长按可复制)

Tele:18678730171

来稿请洽:qlwb001@163.com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