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上,中医常常被称为“慢郎中”,那么中医真的是“慢郎中”吗?
中医这个名称是相对西医而言的,它植根于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几千年以来,中国人口长期位居世界第一,这其中不可否认我们民族医药在守护人民健康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针灸作为中医系统中最璀璨的瑰宝,在中国乃至世界被广泛认知和学习,其所蕴含的价值已不言而喻。今天我们就以针灸为切入点,认真思考一下中医是否真的是“慢郎中”。
针灸学是建立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理、法、方、术为一体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针刺手法的选择如同一个方剂中的药量,因人因病甚至因时因地而完全不同。
针灸治疗很多急症效果显著,对于临床上常见的颈肩部疼痛的治疗,甚至可以做到即刻见效。例如:运用运动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引起的颈肩部疼痛,即有此功。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下什么是运动针法。
运动针法,亦称互动式针法、动静针法,是以“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为基础,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理论依据,边针刺边进行相关部位和或精神活动,以调动患者自身调节阴阳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特殊针刺方法。运动针法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黄帝曰:……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黄帝曰:善。何谓声闻于耳?岐伯曰: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
颈型颈椎病也称局部型颈椎病,是指具有头、肩、颈、臂的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没有椎间隙狭窄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但可以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椎体间不稳定及轻度骨质增生等变化。此型是颈椎病治疗最为有利的时机。
《百证赋》提出的“先究其病源,后攻其穴道,随手见功,应针取效”。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策论》篇中说:“执简可以驭繁,观会可以得要,而按经治疾之余,尚何疾之不愈”,亦云:“不得其要,虽取穴之多,亦无以济人,苟得其要,则虽会通之简,亦足以成功”。可见,历代医家均认为针刺治病,应做到化繁为简,取穴精少。这就是运动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仅取一穴,即可见效的理论依据。此外,运动针法通常只需治疗1至3次,每次3至5分钟即可,这大大减少了医生和患者的医疗投入,真正做到执简驭繁。
此外,运动针法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类疼痛,疗效显著,如落枕、急性腰扭伤、急性踝关节扭伤、肩周炎等急慢性疼痛。
运动针法只是针灸诸多针法中的一种,任何一种针刺手法的选择,都是根于中医理论,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辩经、辩证、辩病相结合的结果。正确的针刺手法和穴位选择是针灸取效的关键,由此可见,针灸治疗疾病疗效迅速,故而,中医不一定是“慢郎中”。
专家推荐
△西安市红会医院中医康复科姜媛
医师简介:
姜媛,2008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2011年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专业,先后师从全国著名针灸专家李平、李志道、武连仲等,博采众长,辨证治疗神经系统、骨科及骨科术后相关疾病如:面瘫、脑血管病后遗症、重症肌无力、急性腰扭伤、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不完全性脊髓及神经损伤、尿潴留等,尤其在骨科疼痛性疾病治疗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主持和参与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主持院基金课题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