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无论从政策环境变化、行业发展趋势还是零售企业的效益增长来说,我国药品零售业都迎来了难得的小阳春。这从一心堂、老百姓等上市药店三季度报表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只是12月初“4+7”带量集中采购新政试点引发的仿制药降价风波席卷上游医药生产企业,医药A股H股哀嚎一片,让人在小阳春暖意下对即将到来的2019年产生一丝隐忧。除了“4+7”带来的不确定性之外,今年还有哪些悬念留待揭晓?
4+7带量采购试点成功是必然的,随后带量采购在全国范围内、更多品种大面积推广也是必然的。这是由于医保控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将成为今后药品降价的主要推动力量,即使不以带量采购的形式出现,也会以其他的形式出现。
尽管对大部分药店来说,近期的直接影响不大,中期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但长期的、间接的影响是肯定的,药店必须密切关注4+7带量采购试点随后的执行与落实情况,发挥连锁药店大量采购、回款及时等优势,积极与上游医药企业谈判,谋求带量采购的“药店版”,一旦带量采购品种波及到药店,就必须争取享受同等待遇;如果一家连锁药店的采购量不足够大,可联合其他药店联合采购或新成立带量采购联盟,以谋求带量采购药店版的话语权。
对并购重组的企业而言,商誉是并购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也就是并购的溢价)。近年来我国A股市场掀起并购重组潮,很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快速提升了企业实力与效益,以老百姓大药房为代表的四大上市药店也是并购主力并因并购获益,但在频频并购的背后,却是商誉减值风险逐渐集聚。这些年药店并购可不在少数,也有很多并购有业绩承诺,如出现业绩承诺不达标的情况,必然发生高商誉减值,拖累上市药店。谁会是第一家商誉减值药店?拭目以待。
如何控制药店并购潮中的高商誉风险?
一是药店要降低对“以并购求发展”路径的过度依赖,把并购控制到合理范围内,更多的依靠内涵式发展。
二是采取扎实稳健的经营战略,不急于冒进,对已经完成并购的药店,要加快药店融合,避免出现并购内耗,实现“1+1>2”。
三是并购前做好认真全面的尽职调查,了解被并购对象的效益、发展潜力以及潜在风险等,尽可能地把业绩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是并购时采取合适的谈判议价策略、科学的估值标准、控股式并购策略等,降低商誉减值风险。如前些年100%收购股权最常见,近年来则改为收购50%以上股权,药店创业者或团队仍保留一定的股权,就是降低商誉风险的措施。五是筑好商誉减值“防火墙”,与被并购方签订对赌协议、附加追偿条款、约定业绩不达标予以补偿等,对冲商誉减值风险带来的冲击。
药店并购的第四股力量指的是以产业资本为代表的业外资本,典型代表是近年来的并购明星高瓴资本。2018年高瓴资本以肇庆的邦健为龙头,整合惠州的百姓、汕头的凯德等广东本土连锁,整合后新公司销售规模估计可达15亿元左右,成为影响广东药店竞争格局的一支主要力量,被视为“广东市场变天”的根源。
据报道,高瓴资本已进入广西并拟对三家规模相对较大的本土主流连锁进行整合,可以确信,高瓴资本对广西市场的整合将是广东市场的翻版。即使有三大上市药店进入,广西本土连锁也没有退让,但广西市场的竞争尚在受控之中,西南战线暂无战事,如果出现变局,必然是习惯于高举高打近乎疯狂并购的业外资本所为。
2019年,高瓴资本们是继续既有战略狂飙猛进还是调整战略战术稳扎稳打?这取决于前期疯狂并购的消化情况、未来变现退出的渠道与前景等因素。
鼓励医院处方外流,压缩开办药店审批时限、实行网上审批,《分类分级管理指导意见》中明确了药店的“药品供应充分、安全有效、价格合理、方便快捷”、“有效衔接三医联动改革”等目标与定位,鼓励药店做强做大,允许药店开办诊所,四川等地纠正“药店不得陈列和销售非药品”的无依据要求……近年来药店行业可谓政策暖风频吹,环境形势向好,这是2018年药品零售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
形势一片大好中也有一些杂音,如某省要求自2018年4月1日起,省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两定机构)统一执行同一医保支付标准。这一政策没有考虑同处一地零售药店经营医保药品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承受着有财政支持、享受药事服务费、检测费、药房外包等补偿的基层医疗机构零差率直接竞争,另一方面还要消化因管理、服务等标准提升以及工资、房租、水电等费用不断增加导致的成本挤压——显然会对本地区药品零售业造成重大影响,引起广大药店强烈反弹与抗议。
目前药品零售业政策面仍然是春意浓浓,暂时没有转冷迹象。预计2019年这一态势将得以延续,药店要提防的尚不是大环境变天,而是受带量采购等子行业、个别地区新政等“冷空气”影响而伤风感冒或打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