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一词在中国已经有五千余年的生命,最早出现在《晋书》中,“其实正朔元旦之春”。所谓“正朔”是指正月朔日,宋代《梦粱录》中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一岁节序,以此为首”的记载。
先秦时,因为各地政权分立,各地元月和元旦的时间是不统一的,直到汉武帝时,将夏历的元月定为正月,把正月的第一天定为元旦,这才将元旦确定下来,后世陆续沿袭,没有大的变动。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中华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决定使用公历,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了更好地与世界交流,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也就是我们现在通用的阳历。所以,之前的“元旦”就成了春节,而阳历的一月一日则接替成为了元旦。
古人过元旦的很多习俗都与中医药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汉唐时期,有很多以除疫、延寿为目的的饮食习俗,比如饮屠苏酒、桃汤,吃五辛盘等。
屠苏酒。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进屠苏》记载:“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苏而已。”所列八味药材,其功效主要是清热、散风、健脾、除湿,可以说对身体有利无害。
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故饮之
五辛盘。作为元日食品最早见于吴晋间周处的《风土记》,说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玉烛宝典》卷一引)。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荆楚岁时记》隋注说是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如《风土记》所说可活动五脏,是祈求健康的东西。可见元日食辛菜的传统由来已久。
《荆楚岁时记》的记述了南朝时荆楚元旦的饮食习俗。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餳(táng)、五辛盘,进敷于散,各吃一个鸡蛋。
椒柏酒。椒是花椒,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古代诗歌中为我们留下了元旦饮椒柏酒的记录。南朝庾信《正旦蒙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描绘了元旦朝贺受到赏赐椒柏酒的喜悦心情。饮椒柏酒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明代山东历城、浙江嘉兴均有此俗。
敷于散。是一种中药,药方出自葛洪《炼化篇》,用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粉碎成末,用干净井水饮服。
到了北宋时期,元旦的习俗变得更加丰富。元旦这天,京城的许多繁华街道上都要结彩棚,摆放帽子、梳子、珠翠、首饰、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具之类的商品,还有舞场歌馆,车马来往,络绎不绝。人们还会饮苍术汤,来祛除“疫疠之气”。
《东京梦华录》中说:“皆煎术汤以饮之,并烧苍术,又辟除疫疠之气。”许多人家还“用柏一枝、柿一枚、橘一枚,就中擘开,众分食之,以为一岁百事吉之兆。”
明朝天顺年间民间开始送贺年卡,每逢元旦,正是辞旧迎新的时候,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赠送贺年卡祝福新年快乐。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明朝天顺年间,民间就已经出现了贺年卡。
清朝时期,更会在保和殿会举办隆重的赐宴辞岁的活动。
怎么样?有没有涨知识呢?我们与古人过元旦的习俗虽不尽相同,但迎接新年到来的心情是一样的。
在新年的第一天,打油诗一首,送给关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读者朋友们。
人参苦短,但有远志。
凡事细辛,路路通达。
得遇伯乐 ,千里光明。
瑞景天成,总有合欢。
新年快乐!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底部请随手点赞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