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卒中”,大致包括:脑梗塞以及脑出血这两种类型。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中风发作之前,实际上给了我们预警机会的小中风。
小中风就是脑卒中给中风病人的一个警钟,但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我们能观察到这一次小中风的发作,就可以有个提前的准备,防止身体受到接下来潜在的严重损害。
今天,小康就跟大家来谈谈这意义不凡的「小中风」。
事实上,很多中风患者在发作前都发生过小中风,自己却完全不知情。
小中风,也就是神经内科所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 TIA)。
口角、脸部发生歪斜,患者咧嘴困难;
手臂(单或双臂)无力,上肢麻木感;
发音障碍,口齿不清;
视力受损,视野缺损;
意识模糊,头晕目眩,平衡感缺失。
需要注意的是,小中风带来的这些症状,所持续时间是十分短暂的,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要是您察觉到自己的身体突然出现了上述症状,一定要当心自己是否是发生了小中风,需要今早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由于大脑血运的恢复,症状大都会很快完全消失。但这也是小中风往往被人忽视的最重要原因。
要强调的是,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小中风」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中风,而有 4%~20% 的患者会在「小中风」发作之后的三个月内出现中风。
年龄大于 60 岁,加 1 分;
血压大于 140 / 90 mm Hg,加 1 分;
一侧肢体无力,加 2 分;
语言障碍但没有肢体无力,加 1 分;
持续时间 10~59 分钟,加 1 分;
持续时间大于 60 分钟,加 2 分;
有糖尿病,加 1 分。
低风险:0~3 分;中风险:4~5 分;高风险:5 分以上。
对于高风险患者来说,2 天之内就有 8%~10% 的概率会出现中风!
所以,小中风发生后,一定要尽快开始预防性的治疗,尽量降低发生中风致死致残的风险。
如果自己或周边的人出现了上面提到的症状,别犹豫,先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有视野缺损、眩晕或者走路不稳的情况,最好待在原地坐下,不要轻易走动,防止跌倒或碰撞。
到达医院之后,医生在问诊后可能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头部 CT 或磁共振、脑血管造影、心脏彩超和颈椎动脉彩超等。
所以,如果因为一侧手臂无力去医院,医生却开了头部 CT,不要以为医生是在过度检查。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中风和小中风归根到底都是脑血管方面的病变,因此降低血管高危因素,对于防止小中风患者发展为中风尤为关键。以下是医生们的一些建议。
1. 戒烟及控制体重
这两点不仅对于脑血管疾病有帮助,并且对于其他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一些骨科疾病都有好处。迈开腿、管住嘴。
2. 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
避免三高可以降低中风风险。记得改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以及正确用药。
建议三高人群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疾病的控制情况。
3. 控制房颤等基础疾病
房颤是中风的高危因素之一。
房颤(心房颤动)发生时,心房内的血液淤积并可能产生血栓,而脱落的血栓流动到脑血管就有可能产生中风。
房颤患者的中风概率比普通人高 5~10 倍。
如果既往出现过房颤,一定要及时到心内科咨询医生意见,许多房颤患者可以通过规范的预防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治疗有效减少小中风及中风的概率。
尽管它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但一定不能不管不顾。
一定要去医院让医生进行检查,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黄帝内经》认为,嗜食肥甘厚腻是引发中风的重要原因,“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近代医家张山雷在《中风精诠》中说:“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为晕仆偏枯,猝然而发,如有物击之使之仆者,故日仆击,而为病源名以膏粱之疾。 是故,燥湿化痰息风,是治疗预防中风的根本。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廖氏化风丹,源于一六四四年,是治疗头风脑病的传统名药,所含药母、天南星、天麻、全蝎、僵蚕、麝香、冰片等21味中药,以息风镇痉、豁痰开窍作为立方根本,兼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安神定惊之功效全方配伍,内外结合,标本兼治,且大胆借鉴白酒发酵工艺,大大增强了药物的生物亲和性,提高药物的吸收速度。适合用于痰湿内盛、痰淤阻络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人对脑中风的预防,效果显著。
贵州万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市万胜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