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春节期间,除了头孢与酒,这些药与食物也禁忌混吃


▍来源:药店经理人

▍特约撰稿:李思博


春节越来越近,人们在团聚的时候饮食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大鱼大肉,辛辣油腻、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摄取量比平日多,朋友小聚还会喝酒、品茶。药店人你知道吗,哪些食物对药品的吸收有影响?


第一类:服用西药时的饮食禁忌


高脂肪食品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高脂肪食品:含脂肪量高的食物。如含油量高或油炸过的食物,植物中的核桃、芝麻、花生,还有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制品等。


具体药物:脂溶性维生素(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灰黄霉素红霉素等。


作用机制: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如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灰黄霉素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可降低某些药物如铁剂的吸收。高脂肪食物会延缓胃的排空速度,使红霉素与胃酸的接触时间过长而被胃酸破坏,使疗效降低。


高蛋白膳食对药物的影响


高蛋白质食物:一类是奶、畜肉、禽肉、蛋类、鱼、虾等动物蛋白;另一类是黄豆、大青豆和黑豆等豆类,芝麻、瓜子、核桃、 杏仁、松子等干果类的植物蛋白。


具体药物:氨茶碱、普萘洛尔、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


作用机制:高蛋白质食物能增加肝脏中的氨茶碱和普萘洛尔与底物的混合功能氧化酶,使其代谢加快,所以使用氨茶碱和普萘洛尔时,应避免食用高蛋白食物。高蛋白饮食可与药物竞争蛋白结合位点而导致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吸收减少。


含糖量较高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包括食用糖和各种谷物,主要有蜂蜜、白糖、红糖、面粉、甘蔗、地瓜、大枣、甜菜及水果等。


具体药物: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有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作用机制:如蜂蜜、麦芽糖、枣及含糖高的馅类食品,可与解热药形成复合体,从而减少药物初期的吸收速度。糖皮质激素能增加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故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限制糖的摄入量,以低糖饮食为好。


饮料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常用饮料:葡萄汁、葡萄柚汁、橙汁、其它果汁等饮料。


具体药物:环孢霉素、利血平、阿托品、麻黄碱等。


作用机制:饮料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柑橘苷类化合物,这种成分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从而抑制药物在胃肠道的代谢。如临床常用葡萄汁送服环孢霉素以增加该药生物利用度。某些甜饮料可使消化液呈偏酸性,尤其是夏季喝得较多时,可使降压药利血平、解痉药阿托品、止喘药麻黄碱等吸收减少,影响治疗效果。


含维生素K高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含维生素K高的食物:如菠菜、菜花、莴苣、萝卜、动物肝脏、芫荽叶等。


具体药物:华法林。


作用机制:华法林是口服抗凝药,为维生素K的竞争性拮抗剂。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芫荽叶等,对华法林有直接的拮抗作用而影响其抗凝效果。


饮酒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饮酒:一般指饮用白酒、啤酒以及含有酒精的饮料和含有乙醇成分的药品。


具体药物:甲硝唑、呋喃唑酮、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及一些具有甲硫四氮唑侧链的头孢菌素(如头孢美唑、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头孢甲肟、头孢替安、拉氧头孢等)、安定、利眠宁等。


作用机制:酒的主要成份是乙醇,它是一种酶诱导剂,能加速或延迟某些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某些药物也可能延迟乙醇吸收和代谢,形成“双硫仑样”反应。另外,在服用安定、利眠宁等镇静安眠药时,不宜同时饮酒,以免增加中枢抑制作用,发生过度抑制甚至猝死。


饮茶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茶叶:按照制作工艺分为绿茶、黄茶、乌龙茶(又称青茶)、红茶、黑茶和白茶六大茶系。主要成分为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等。


具体药物:胃蛋白酶、胰酶片等。


作用机制:因茶中含有鞣酸、咖啡因等,其中的鞣酸能与某些酶制剂(胃蛋白酶、胰酶片)中的蛋白质发生作用失去活性。咖啡因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服用中枢抑制药物时不宜与茶叶同用。


第二类:服用中药时的饮食禁忌


通用禁忌:服用中药期间禁食辛辣油腻食物,不吸烟。


辛辣味食物:葱、蒜、韭菜、酒、辣椒等。


作用原理:辛辣食物很容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有上火症状或者湿热症状的人,会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作用效果。


鱼腥类食物:各种鱼类、虾类、蟹类等食物。


作用原理:鱼腥类食物一般咸寒且腥,又含大量异性蛋白,容易引发过敏症状。对中药的吸收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发物类食物:蘑菇、笋、芹菜、公鸡肉等。


作用原理:发物类为动风生痰助火之品。如患有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人应忌食公鸡肉。


生冷类食物:萝卜、雪糕、冰淇淋等。


作用原理:肠胃不适和体寒者不宜吃生冷类食物,比如说萝卜,食用后会寒上加寒,肠胃功能更差。


油腻类食物:油炸糕、炸枣、炸丸子等。这类食品食用后不利于肠胃的消化,同时油腻也会影响中药的吸收。


参考文献:

张石革 主编《药师咨询常见问题解答(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06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