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甘肃省人社厅关于首次开展我省县以下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有关事项的通知

关于首次开展我省县以下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有关事项的通知

 甘人社明电201923号

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兰州新区组织部,省级各系列(专业)主管部门人事处(职改办),省委党校党校工作处:

    根据人社部通知要求,为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甘办发〔2017〕81号)关于基层高级职称“从2018年起,在中小学教师、卫生、农业系列和林业工程专业中实行单独评审”的规定,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全省县以下基层单位高级职称单独分组单独评审的指导意见》(甘人社厅发〔2018〕28号),省级系列(专业)主管部门会同省人社厅制定的县以下基层中小学教师、卫生、农业系列和林业(农口)工程专业、人力资源培训专业评价条件标准已经公布,形成基层1+5配套政策。我省将首次实行县以下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现就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对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重要性的认识

    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是这一轮职称改革的重点任务,是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向基层倾斜,对在艰苦偏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等,要有一些特殊政策”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吸引鼓励稳定人才服务基层的重要保障,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赢人才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近期,人社部通过电话、文字通知等形式督促各省要加快工作进度。各部门、各单位、各评委会工作机构要加强对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高度重视,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抓紧落实。要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引导广大基层人才理解和支持单独评审政策,既积极参与也冷静对待,确保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工作蹄急步稳有序推进。

    二、把握基层1+5配套政策的特点

    我省基层1+5配套政策,根据基层单位“上面千根线、基层一根针”和基层人才“一人多岗”的实际和特点,着力解决过去“高标准”条件下,基层人才与省市属单位人才的不对称“比拼”问题,充分考虑国家大幅减少科技奖励、表彰奖励数量后,基层人才取得“高标准”业绩更加困难的实际,着力推进基层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形成鲜明的基层人才评价特色:在评价范围上,基层人才“作出贡献”在基层范围衡量评价;在政策导向上,坚持向基层、向一线、向乡村倾斜,州、县(区、市)、乡村适当区分;在评价权重上,侧重考察实际工作能力,适当放宽学历、专业和任职年限要求,加大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业绩、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在拓展基层人才职业发展空间上,允许基层范围有效职称评审到正高级(过去只评审到副高级);在晋升通道上基层人才“双通道”晋升职称;在改革目的上,通过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基层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聚集。

    三、抓紧完成首次单独评审工作任务

   (一)明确职责分工。经与省级职称系列(专业)主管部门商定,基层中小学、卫生、农业系列和林业(农口)工程专业正高级职称分别由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负责评审;副高级职称由各市州人社局负责评审;新设的人力资源培训专业正副高职称由省委党校负责评审。

   (二)抓紧做好评审准备。为确保基层高级职称首次单独评审工作顺利进行,省教育厅等5个系列(专业)主管部门和各市州,要在3月15日前完成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的评委会申请授权和组建工作。评委会专家以基层为主,省市属单位专家不超过30%。相邻市州可探索联合组建正高级评委会。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中的申报、推荐、审核、申报资格审核、评审规则、评审监督、评审纪律、公示、反馈、公布等按国家和我省已有评审全省范围有效职称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实行网上申报评审。这次评审的5个系列(专业)高级职称使用“甘肃省职称申报评审管理信息系统”(http://218.87.21.122:8000/zcxt/,登录系统请使用360浏览器或谷歌浏览器),实行网上申报、审核、评审(认定)、发证、查询,并启用电子职称证书。具体操作程序请按省职改办《关于“甘肃省职称申报评审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的通知》(甘职改办〔2018〕23号)要求执行。这次单独评审的5个系列(专业)主管部门及各市州,要按要求做好网上申报、评审工作,积极配合做好电子职称证书发放。

   (四)按期完成评审任务。这次评审是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实2018年评审任务。业绩条件、年龄等均计算到2018年底,资格时间以评委会评审的时间为准。因2019年我省全部职称系列(专业)都要实行信息系统申报评审,还要安排2019年的单独评审,这次评审工作务必于4月30日前完成。具体要求是:

    1.提交申报材料。3月1日—4月10日,由专业技术人才和申报单位提交申报材料,申报时间截止后将关闭申报通道,申报材料报至评委会后原则上不再补充材料。

    2.材料审核。4月11日—20日,由各主管部门、职改办审核申报人相关资料。

    3.集中评审。4月21日—30日,由南昌大学技术人员指导各评委会完成评审工作。

    4.其它。申报评审中的政策问题,请向省职改办咨询,如需培训和指导服务请及时与南昌大学联系,确保网上申报评审工作顺利完成。

    四、做好其它系列(专业)的单独评审准备

    根据甘人社厅发〔2018〕28号文件规定,除本次开展评审的5个系列(专业)外,其它有针对基层(包括甘南、临夏州)和省、市属艰苦单位评审任务的系列(专业)主管部门,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把开展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工作,作为本部门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加快工作步伐,确保在上半年出台评价条件标准,下半年开展评审。

    五、把握好评委会考核认定方式

    评委会考核认定高级职称是我省根据国家政策,针对县以下基层和省市属艰苦单位实际,创新的一种人才评价方式,是评委会评审的一种特殊方式,不是在评委会之外单独使用的方式。暂针对“三类人才”:扎根基层和艰苦单位工作时间长、任职时间长、贡献大的;在乡村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在基层工作的全科医生。各高级评委会及其工作机构,要在召开或安排评审时,将评委会考核认定的对象与评委会评审认定的对象分开,一并提交评委会评价。同一个评委会在进行同一年度评审时,评委会评审认定的对象,按我省统一评审方式进行;评委会考核认定的对象,按甘人社厅发〔2018〕28号文件中“把握评委会考核认定程序”的要求进行。

    六、把握好针对基层人才的评审答辩

    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的答辩要求和我省其它职称评审的答辩基本一致,主要是答辩项目不同。由评委会考核认定的,可用高质量工作总结代替;印发的5个基层评价条件标准“学术水平能力”中,已经明确了符合本行业基层特点的答辩项目。省级各系列(专业)主管部门在每年安排报送申报评审材料时,要确定当年答辩的项目,确定后要相对固定几年,不得每年变更,让基层人才无所适从。

    确定的答辩项目应是本行业基层人才最拿手、最在行、最与本行业相关、最能体现基层人才成就感的。比如中小学教师采用讲课答辩,就是要引导基层教师把课教好把人育好。要通过答辩激励和引导基层人才,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主动提升能力业务上,把论文写在课堂、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和为农村农民的服务中。要创新和建立符合本行业基层实际的答辩办法,可采用个人述职、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种方式。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视频答辩,方便基层人才。

    七、把握好基层人才“双通道”晋升职称

    我省允许基层人才“双通道”晋升职称,即“基层人才可根据自己取得的业绩成果,自愿选择申报基层高级职称或全省范围有效高级职称,”为保持与其他人才职称政策的平衡一致,又规定基层人才“同一年度不得同时申报全省范围有效和全省基层范围有效职称。”为打消基层业绩突出人才申报全省范围有效职称,而失去申报全省基层范围有效职称机会的顾虑,对基层业绩突出人才申报全省范围有效职称时,经审核达不到全省范围有效职称条件标准(比如3条),但可达到过去规定“小范围”职称条件标准的(比如2条),仍可由评审全省范围有效职称的评委会评审“全省基层有效”或“全省艰苦单位有效”职称。

    八、关于结构比例

    人社部《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人社部发〔2016〕57号)规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基层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不占各地专业技术高级结构比例。这是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的重要保障。经研究确定,高级职称岗位数额总数暂按不超过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数额的10%掌握,副高级结构比例由各市州确定。基层正高级岗位数额在国家未出台有关岗位结构比例实施细则前,2018年度开展基层高级职称单独评审的5个系列(专业),正高级数额暂按以下数额掌握,待国家出台具体规定后,从其规定。

    中小学教师系列88名左右,原则上1个县(区、市)1名,临夏州、甘南州本级各1名。

    卫生系列20名左右,具体由省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商各市州确定,但要确保临夏州、甘南州各1名。

    农业系列10名左右,具体由省农业农村厅商各市州确定,尽力保证临夏州、甘南州各1名。

    林业(农口)工程专业8名左右,具体由省林业和草原局商各市州确定。

    人力资源培训专业3名左右,具体由省委党校商各市州确定。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年2月26日



天水市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执法局麦积分局

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麦积卫生计生监督公众号(微信号:mjwsjsjd)

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提出建议意见,请点击“写留言”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