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权健帝国倒下,老年人保健品防骗建议一二!



束昱辉,总算被关进去了!

前天,这个自称是“清华硕士”的“济世神医”,连同权健公司15位高管因传销罪名被依法批捕。

紧接着,曾经开着直升机到处考察巡视的他,被撤销了一切职务:天津市工商联执委、常委、市商会副会长……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如今,权健的官网已经打不开了,天津市曾经人群络绎的火疗一条街现已冷冷清清,宣讲会也悉数推迟或暂停……


只有权健总部金碧辉煌的建筑,还日夜不休地亮着繁华的灯光。



权健,不过是保健品乱象的冰山一角



在高利润面前,保健品的广告和销售人员就不断夸大保健品的功效,让许多消费者的误会保健品等同于药品,甚至可以替代药品。这也让许多人放弃医院治疗,转投保健品,这样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神效的背后,是不合法的配方

在高利润、低研发、宽监管下,大量资质参差不齐的厂商持续进入保健品这个行业。

据央视报道,不久前警方查获了一桩12亿元的保健品大案。

犯罪嫌疑人在1间小作坊中,生产出了32种保健品。

曾有保健品的内部销售,金盆洗手后,曝光了代理品牌的销售内幕。他们代理的产品,成本和最终售价,相差在10倍以上。


一些老人通过购买电视上的“降糖神药”,血糖的数据降得飞快。

但医生说出了真相:“降低血糖数据,本身一点都不难。只要服用大量的格列本脲(一种强力胰岛素促泌剂),就能直接看到数据下降的奇效。”可是格列本脲有明显副作用,会导致低血糖,以及肝肾并发症。医生会采取缓慢降糖的手段,让患者避免风险。

可是假药骗子就不是了。只要血糖数据能下来,他们是不会管别的的。可以下定论,效果明显的神药里,一定有危险成分。但在广告宣传里,一切就都不是那么回事了。那些立竿见影的神药,摇身变为了“祖传秘方、纯中草药”

三个套路,掏光中老人兜里的钱

中老年人,是保健品消费大户。而商家30年来,也一直孜孜不倦,致力于攻克中老年人心理防线。

01 假慷慨 真吓唬

人类本能抗拒衰老,老人们年纪越大,就越担心自己的健康。保健品商家是非常善于利用老人这种心理的。他们常常先小恩小惠,吸引老人注意。发给老人们鸡蛋、米面油、生活用品等。而后在讲座上,潜移默化给老人灌输一些“吓人”的理念:

 

“您现在的情况,是xxx病的早期,如果不及时治疗,过不久就会进医院了。”

 

“您这个情况已经很严重了,虽然现在还没有体现出来,但真到它有反应了,再治就晚了。”

 

老人们脆弱的心理素质,哪里经得住一遍一遍这样吓唬?

 

而后商家再告诉老人们:别担心,您的问题我们产品能解决。老人就一步一步走向了套里。

02 借助“大师”、“专家”的名人效应


据中国保健协会调查,我国超过65%的老年人使用过保健品,66%的老年人因推销、广告而购买保健品。老人们天然地信任报纸电视。商家抓住这种心理,请人在电视上演专家,以访谈的形式,大肆推销保健品。还记得那些年,电视上的神医们吗?这位奶奶数年间,活跃在多个电视台,从北大专家到蒙古名医传人,身兼9种不同身份。


网友戏其为“著名表演专家,专治各种有钱没处花”

神医们的台本,有时候一不小心也会撞车。词都不改,直接换个专家、换个产品,就又重新开卖。这个套路商家玩了很多年了,可是没办法,老人们就是真吃这一套。



03 亲情牌上阵,甘心做儿作女


老人们还有一个痛点,是孤独。


而销售们就抓住了这种心理,时不时到家里坐一坐,带着水果聊聊天,关心一下老人。这样一来二去,老人就会慢慢放下防备心。这个时候,推销任何东西,都事半功倍。


有些销售,会认几十个上百个干爹干娘,嘴上的甜言蜜语,比对亲爹妈不差。只是他们心里面究竟怎么想,或许只有自己知道。

对于销售来说,保健品有没有效不重要。他们有无数种话术,来应对没治好病的必然结果:


您有没有按时吃啊?


可能是您体质不一样。


再试两个疗程吧,中药见效慢。


您这是身体又出问题了呀?没关系,我们还有另一种保健品


细究起来,这些销售的卖法,实际上卖的是感情、是焦虑、是预期,唯独不是老人想要的健康。

它就像画了一个昂贵而美好的饼,人们永远吃不到,看到了感到安慰而已。


国内的保健品,几乎都是从广告和销售起家,没有从产品起家的。塑造的形象塌了,产品也就玩儿完,换一个帽子重新登场。


曾有人说:“如果国产保健品不骗人,都对不起这轻松优越的行骗环境。”


因为保健品只是食品,却被故意混淆成有药效,然后贴上高价,推销给不知情的消费者。



写在最后:


看着当下的市场环境,看着一篇篇沾着血与泪的保健品报道,我们难过、痛心、焦急、无力。唯一能做的,只有向公众呼吁、向读者叮嘱。希望下面的图,能对需要的读者和你们的家人有些帮助。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