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宽厚的肩膀,却用坚韧的毅力赢得社会的尊重,在医院一线岗位上,始终能看到你用善意和微笑面对每一位病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小编策划了“半边天的风采”系列,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她们,透过每一个平凡的背影,为她们的坚持、努力和付出,致以深深的敬意!
始于病人需求,终于病人满意
“阿姨,加油,再走五步…”“大叔,向上抬右腿…”“奶奶,再跟我学说一遍…”这是康复医学科工作的场景之一,康复师们每日为患者按摩、针灸、推拿以及进行康复治疗,为的就是让这些身体部分丧失功能的患者,能逐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甚至重返社会。
由被动康复到主动配合
你的笑容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去年3月,60岁的赵奶奶因左侧丘脑出血,在外院经过一个多月对症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但右侧肢体一直处于偏瘫状态,神志模糊,不能言语,为求康复治疗,5月初,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康复医学科就诊。康复师对她进行专科检查评估,结果为右侧肢体0级肌力(即患侧完全无法活动),根据评估结果,康复师制定了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器械手功能训练、肌电生物反馈等康复训练方案。
由于患者入院时状态很差,开始的20多天由医护人员到病房为她进行床边康复训练,包括右侧上下肢的引导式教育训练、关节松动训练等康复治疗。随后,患者到康复治疗室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月康复治疗,现在老人已经由被动康复转为主动配合,再到辅助站立,现在甚至可以自己围着100平米的康复大厅走一圈了。而且,因患病导致情绪低落的她现在每天还能带动其他患者积极锻炼,整个康复科内不时充满着欢声笑语。
“拉呱式沟通方式”
康复效果事半功倍
“ 阿姨,今天感觉挺好的吧?”“我给您布置的作业完成没有啊?”“来,做一个我看看、加把劲、很好……”“阿姨,你要积极康复,只有康复锻炼才能恢复肢体的活动,你看,大爷陪床也很累,您要是心疼他,就要坚持不能打退堂鼓,你说对不对啊?”
在康复医学科,前来康复的大部分是老年人,老年病人沟通不畅,依从性差、行动不便、心理抑郁等问题在这个科室显得尤为突出,为积极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康复医学科护理人员自创了“拉呱式沟通方式”,充分利用晨护、巡视等时间向病人进行健康宣教、语言肢体训练、心理护理等,贴近病人内心,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久而久之病人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增加了,也使康复进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病人,康复医学科还每月定期召开病友座谈会评选康复之星,进行有奖竞答,为康复之星发放流动红旗;组织病人进行五禽戏康复操训练;开展延伸服务,对颈椎病等高复发疾病进行电话随访活动;建立了“针情推动、城医康复”微信群和“诚意康复大家庭”公众号,满足病人对疾病及康复知识的需求,让病人树立康复信心;在“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等节日为病人送上礼物和祝福,用润物细无声的行动守护着患者的健康。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中,医务人员不仅仅只是扮演着治疗的角色,更多的是通过关怀、体贴和心理呵护向患者释放温情,帮助患者渡过难关,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始于病人需求,终于病人满意,这是他们始终不忘的初心。科室也因此获得医院先进科室、发展贡献奖、创新比赛奖、城阳区“三八”红旗团支部、城阳区“巾帼”文明岗等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