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人发现小雨(化名)有些“不对劲”——孩子的肚子越胀越高,这明显不是“吃饱后撑起来的”。赶紧抱去附近医院求诊,影像学检查后,医生的话吓坏了全家人——右侧腹腔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畸胎瘤可能,孩子需要做个大手术!
小雨的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的存在
这是个啥肿瘤?
小儿腹膜后畸胎瘤(retroperitoneal teratoma in children)是一种儿童期腹膜后常见的肿瘤,约占1岁以下儿童腹膜后肿瘤的三分之一,仅次于肾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居第3位。多数腹膜后畸胎瘤因无意中或查体发现腹部包块就诊。腹膜后畸胎瘤临床症状较少且不典型。肿瘤压近邻近脏器时可出现相应症状。如瘤体压近消化道可出现腹胀,推挤膈肌可出现呼吸困难,但腹膜后畸胎瘤很少引起肠梗阻。当瘤体与消化道相通时可出现异常粪便,瘤体还可发生感染引起感染症状。
当孩子的肚子“莫名其妙”开始逐渐胀大甚至出现肿包,且和小儿腹胀不同(小儿腹胀特征:轻叩腹部,鼓音为气。饱食后全腹膨胀,常高出剑突,饥饿时则腹部空瘪,如果持续膨胀不瘪,并有张力则可认为是腹胀),您可就得提高警惕了!
医学界一般认为腹膜后畸胎瘤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彻底切除。一经发现不应受到年龄的限制即应当接受手术治疗。小儿腹膜后畸胎瘤的术后效果大都较好,但仍可能复发,复发后仍应接受手术治疗。
当小雨爸爸问手术的详情,当地医生却摇摇头“这么小的娃娃,这么大的肿瘤,我们这里可做不了!”在亲友的建议下,小雨爸爸赶紧抱着孩子赶到我院求助新生儿外科潘永康主任。
潘永康主任和新生儿外科团队经过详细的检查和分析,认为小雨年龄小、体重轻要完成这样的切除手术难度相当高、风险也很大,但考虑到肿瘤目前已经非常巨大,已经影响了孩子的呼吸和循环,已经比较危险了,而且如果不立即手术很容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
详细检查中发现小雨的肿瘤长宽都超过12.5cm,体积“非常庞大”,切除手术难度之高、风险之大,足以让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捏一把汗
新生儿外科团队确定手术方案后“第一时间”就小雨的情况同手术麻醉科进行联系。手术麻醉科杨丽芳主任和周伟芬护士长高度重视,立即同新生儿外科团队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共同制定了周祥的麻醉计划和护理计划及各种应急预案。
这是一场“漫长且煎熬”的高强度手术,难度极高且“容不得半点小差错”——小雨的肿瘤与肝脏、门静脉紧密粘连,左侧将下腔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挤压推移,下方将右侧肾脏挤压推移,并把肾脏挤压变形,肾动静脉部分包裹在肿瘤内。这些血管都是人体的大血管,血流丰富,血管壁薄,手术过程中要将周围的大血管从肿瘤上“细腻且柔软”的逐根剥离,一旦“稍有闪失”让这些重要的血管出现破裂,可能瞬间就会夺走患儿的生命。
打个比方,肿瘤在这场手术里扮演炸弹,而这些大血管就是人质。新生儿外科和手术麻醉科的“拆弹专家们”不但要拆除炸弹,更重要则是解救人质!
最终手术在新生儿外科潘永康主任医师、卢朝祥主治医师、陈晓峰主治医师和手术麻醉科缪怡副主任医师、董新亚住院医师、马方凯主管护师、马珑琦护士默契配合下圆满完成了。
在新生儿外科和手术麻醉科精细的“微操作”下,手术过程中小雨的出血量非常小,重要的大血管全部得以保全,巨大的肿瘤被安全拆除!
肿瘤被完整、完全的切除,小雨术前测量体重刚刚超过6公斤,手术完整切除的肿瘤重量近1公斤!至此,小雨终于甩掉了“大肚腩”,可以轻松的走回健康的童年中!
被切除的巨大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