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气温高、湿度大,适合各种细菌、微生物生长、繁殖,一旦食物储存、加工不当,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那么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又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食源性疾病,谨防“病从口入”,及早科学预防。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1、传播载体—食物
2、致病因子—食物中致病因素
3、临床特征—中毒性或感染性
(一)按照致病因素:
细菌性: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病毒性:诺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
寄生虫:吸虫、原虫、线虫、绦虫等
生物毒素:真菌毒素、贝类毒素、有毒动植物等
化学性:农兽药、重金属等
物理性:辐射
(二)食源性疾病发病机制分为:
食源性感染:出现腹泻,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的病例,也包括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症状的病例。
食源性中毒:具有生物性、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水产品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毒蘑菇中毒、菜豆中毒、肉毒毒素中毒、米酵菌酸中毒、河鲀毒素中毒等。
1、饭前洗手。
2、食物尽量充分加热,谨慎食用未煮熟的海鲜及生鱼片等,不喝生水。
3、保持厨房清洁,用来制备食品的用具、餐具必须清洁,洗碗池定期清洁消毒,接触厨房用具的抹布每天消毒晾干。
4、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刀、案板等工具及装食品的容器要生熟分开,在冰箱内存放食品时,也要注意不生熟混放。
5、包装食品要即时食用,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的保质期,听装、瓶装的饮料和塑料真空包装的各类小食品一旦打开包装,最好即时食用,防止腐败变质。
6、不吃发霉食物。
7、尽量每餐不剩饭菜。吃剩的饭菜尽量放10℃以下贮藏,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8、一旦出现食源性疾病应当及时就诊,并将症状详细告知医生,并告诉医生食品名称、食品分类、加工或包装方式、食品品牌、生产厂家、进食场所、购买地点等信息。
食源性疾病关乎人们健康,希望大家都能提高安全意识,共同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