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行业资讯】“以基层为重点”如何落地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以基层为重点”的要求该如何落实,又该在哪些关键环节发力?8月2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召开座谈会,邀请医院管理者、专家、学者、官员及相关业内人士,分享对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领会,共同为基层卫生的发展出谋划策。


要有“树人”的意志和制度


“基层卫生发展最核心的是技术和人才。老百姓看病,不是看设备,更不是看房子,而是看医生。”北京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表示,自2009年医改以来,国家重视强基层,增加了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总体来说,硬件条件改善很大,但是“人”的变化相对较小。如何创造一个合理机制,吸引全科医生到基层安心工作,是目前基层发展的关键问题所在。


曾益新认为,首先,要针对性地提高薪酬待遇水平,使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有合理的回报,改变基层医生收入远远低于大医院医生的现状;其次,要完善执业环境和职业发展前景,针对岗位特性设计职业发展路径,转变全社会认为基层医生是“二类医生”的错误看法,提升其社会地位。


对于基层缺人才的现状,中日友好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也深有感触。他曾经去北京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察,看到的情况是社区一天的门诊量只有22人次,病人太少,医生得不到锻炼,职业发展前景受阻,最终这些医生也流失掉了。在青海省尖扎县一家乡镇卫生院调研时,他了解到,全院共有19个编制,却只招了12名医务人员,过低的医疗服务价格不仅使这些人员提供服务的积极性下降,同时也让这个乡镇原有的乡村医生不得不转行跑起了运输。


与大医院的医生相比,基层医务人员在学历层次、专业技能、继续教育的机会等方面均有差距。王辰表示,要弥合这种差距,一定要坚持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当前一些地方为了弥补基层能力的短板,采取“拉壮丁”的方式开展突击培训,不仅效果差,还可能影响老百姓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因此,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上一定要有“百年树人”的意志,通过完善教育体制使基层拥有合格的人才。


“提升基层能力建设不能光把重点放在医生身上,现在还要抓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的水平,只有他们的能力跟上了,整个机构的水平才有提升的动力。”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博文说。


突破政策瓶颈给基层“松绑”


医改以来,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的投入增加了,但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始终无法回避。“收支两条线制度并不是一个坏的政策,但在当前的环境下有些不合时宜。”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表示,收支两条线制度在一些地方导致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也存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问题,“对这样的制度应当进行反思”。


“对基层应该坚持放水养鱼、扩大生产力,该给基层松绑了。”中国社区卫生协会资深顾问李长明认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需要给基层更多的保护政策,要多听听基层医务人员的声音。“比如,基本药物制度设计应顾及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状态下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实际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价格长期没有调整,服务价值也没有得到合理体现。”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禄生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人事部门不放权,基层的积极性就难以调动,吸引、留住人才就很难到位。同时,也应该落实大会精神,“争取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表述写入正在拟定的基本医疗卫生法,使基本医疗供给与基层发展结合起来”。


多层面调动基层积极性


“会议强调,在基层偏远地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抓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引导医疗卫生事业的资源下移,重心下沉,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司长李滔说,会议指出,着力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要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从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在这些关键环节有所突破,为基层卫生下一步发展提供新动力。


针对基层卫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卫表示,家庭医生是新形势下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基层医生/团队与居民的契约关系,引导居民首诊在基层,通过有效分诊、有序转诊使常见病、多发病留在基层。因此,需要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全科医生倾斜,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签约服务水平;将优秀人员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范围,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


“基层卫生发展更要围绕‘大健康’的理念,从促进全民健康的角度入手,分析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推动三医联动落地。”国家卫生计生委新农合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汪早立认为,在此过程中医保应当起到引领作用,支付方式改革要有助于分级诊疗、有助于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发挥统筹健康的效力。


来源:健康报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