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
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因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和体操运动员,以及外伤互突然用力过度、胸部慢性震动等,故有人认为与外力损伤有关。有人发现,本病好发于春秋季节,一些患者发病时伴有外感症状,用抗病毒药治疗有一定效果,故认为其发病可能与病毒有关。其病理特征是受累的肋软骨发生非化脓性肿胀,消退缓慢,有的在一定时期内肿胀可消退。迁延日久者可有肋软骨增生、钙化现象。
1.外邪侵袭:由于营卫不和,腠理疏松,藩篱不固,风寒湿等外邪,乘虚侵袭,痹阻经络,凝滞气血,留连于筋骨间。或素体阳盛,风寒湿邪入里化热,或感受温热之邪,以致湿热交蒸,蕴结于筋骨间。《素问·痹论》有邪:“人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的记载。
2.痰瘀凝聚:长期饮食失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输布于脉络,与气血相搏,导致痰湿败血互结,阻痹经络,结聚于骨膜,流注于骨骸。或因素体痰湿偏盛,加之负重气逆,或跌仆劳损,或因气郁血滞,癖血与痰湿互结,凝聚于骨骱。
3.正虚邪恋:久病不愈,正气受损,导致正虚不胜邪,邪气深人,留恋于骨骱。或因嗜谷无度,内伤肾脏,则骨骱不固,邪气内舍深入其中,而成骨痹顽疾。
临床表现
1.发病可急可缓。急性骤发病,胸部刺痛、跳痛或酸痛;缓者隐袭,2、3(20%)肋骨软骨处呈弓状隆起,肋软骨增宽,肋弓呈唇样外翻。80%仅侵犯一个部位。
2.局部软组织肥厚。相邻肋间饱满、肿胀、钝痛。疼痛可放射至肩背、腕、颈胸等部位,有时胸部憋闷。症状一般几天可缓解至消失。少数延续数年以上。
3.严量者疼痛持续性。休息、侧卧或屈胸可缓解,深呼吸、咳嗽、平卧、挺胸与疲劳后则加重。
内容摘自:《正清风痛宁研究与临床应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