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3 · 17】 一个不该被国人遗忘的节日!




点击标题下「以岭药业」可快速关注

导读:说起节日,相信很多人都很兴奋,比如中秋节、春节啦……这些可都是名正言顺的带薪休假的日子!光是想一想,小编就兴奋不已呢!作为热爱中医的你,相信你不会忘记今天也是一个节日:国医节!国医节是怎么来滴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1.国医节的来历:“废止中医案”与医学界的抗争

  在1929年,那时还是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1929年2月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的主管俞云岫,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取消旧医药(那时中医中药被称为旧医药),全盘否定中医中药。

  如果取消旧医药被确定的话,治病用药,只能是西医西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中医中药就会被遗弃,这就是当时臭名昭著的“废止中医案”。当时在医学界引起非常大的振动,大量的中医药人士纷纷抗议游说,上海名中医张赞臣主办的《医界春秋》为此以“中医药界奋斗号”一刊发起了对取消旧医药的抗命。在同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二百多个团体,三百名代表云集上海。召开大会,高呼“反对废除中医”、“中国医药万岁”等口号,上南京请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民心民声,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除取消旧医药的决定。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中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上海是“国医节”的发源地。

国民政府废止中医案进京请愿团合影

2.国医节的纪念意义

  虽然中医一直很低调,但是细细品味,中医药确为国粹,且很有故事,神农尝百草,扁鹊四诊法,华佗五禽戏,李时珍踏四方著《本草纲目》,这些无疑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并希望中医中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弘扬光大,造福人类,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历史上的今天,经过热爱中医的人们不懈的抗争,中医才得以保存下来,小编真心想给那些抗争过的中医药人士道一声:谢谢!

  作为中医人,我们怎可忘记这个节日?


3.我们的国医文化

走近中医

  中医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的,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认识疾病 

  中医认为,人体发生疾病主要有正与邪两个方面。“正”是指人体的正气,也就是抗病能力,“邪”是指一切致病的因素。发病的过程就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总的来说,只要正气旺盛,致病因素就不能危害人体,人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中医非常重视保护人体的正气,在没有发病的情况下,就采取防护,也称为“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

“治未病”的具体内容包括4个方面:


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才是根本。

②欲病就萌,防微杜渐:指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症状越来越多。

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指疾病已经存在,要及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

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指疾病初愈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此时机体或处于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欲病未病态,故要加强调摄,防止疾病复发。

如何保护人体的正气? 

  人体的正气首先取决于先天秉赋(即从受孕到出生时先天身体状况)的强弱,同时也有赖于后天的保护。对于后天的培补和固护,主要是通过养护脾胃,提高脾胃的运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从而达到强壮五脏六腑的功能。此外,平时还要注意减少房事,爱惜精气。同时要注意适当补充益髓添精的食物,饮食要有节制和规律,要顺应四季养生的要求。不要过度疲劳,既不可过于劳心,也不可过于劳力。这样气血才能旺盛,精气充足,阴阳和平而不病。 

为什么人体要顺应四季的变化?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必须顺应自然四季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安康的渡过一年四季。


如果你是中医的拥趸者,请为这个节日鼓与呼!

参与助力“国医节”,这是国人的声音,更是世界的声音,让我们一起为“国医节”的复兴助力奔跑!!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网络,转载只为分享,若涉及侵权可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1. 回文章顶部,点「以岭药业」进行订阅

  2. 订阅成功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