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化注册司有关负责人就中成药命名新规表示,该规定不涉及承载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药品名称。如云南白药、同仁堂等来自经典古方的药品不在改名之列。此前,总局起草了征求意见稿,要求中成药名称中一般不采用人名、地名及企业名称,“宝”、“灵”、“精”、“速效”等字眼也不予使用。
近年来,一些中成药的命名确实存在采用夸大用语的问题,“御制”、“秘制”等溢美之词充斥电视屏幕及街头巷尾。中成药名称混乱不仅带来重名问题,还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问题。然而,中成药“改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却引发各界热议甚至质疑。尤其是经典药品名字的消失,将导致公众更大的困扰,延续几百年的老字号可能面目全非。
如今总局口风的改变,至少是接受了民间的批评。毕竟当初为了规范的想法,进行一刀切注定会产生严重反弹。至于这种一刀切的思维,大概也是深受西方科学逻辑的影响而来的。按照当初想法,把药品疗效在名字上彻底消除,换上一个让人无感,甚至无法发生兴趣的药名,就是最好的客观,就是科学精神。显然,这种以西药命名方式,用在已和传统文化合一的中医药上是值得商榷的。
在中医药千年传统发展中,民间对中药及相关的治病、食疗、养生文化已经高度渗透到千家万户并代代相传。比如,不少人头晕就会想到用风油精,如果重换一个名字,已经成为常识的集体记忆就会发生断裂,并将混乱多年。即使是中药本身,出于方便识别和记忆,本身就有以疗效取名的。比如中药“防风”能治头风,“续断”主接骨,“石决明”能明目之类。疗效固然因人而异,但和今天那些无中生有的功效命名是两回事。
远在现代市场经济确立之前,中医药领域内部一直在竞争。各门各派都会推出蕴含功效,有“灵”有“精”,又或者带上地名、人名以独树一帜的药品名称。究竟谁才是好药,都是靠民间的长期验证才知道。经过千百年的大浪淘沙,好的药物终究被留下来并发扬光大。这些民间瑰宝进入企业化运作后,早就已经不是什么“灵”、“精”、“速效”层面的文字竞争了。即使以地名如云南来命名的名药,也不存在要蹭地方知名度的问题。
从监管部门角度出发,或许担心神奇药名满天飞,会误导消费者选择,甚至影响生命健康,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保持市场竞争的有序,更重要的是从产品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安全性等本质问题入手,加强管理,严格执法。有没有弄虚作假,是要靠显微镜和实验室才能掌握证据的。若老字号和新药都接受同样的监管对待,没有谁能免检,则神奇药名“为害”的空间自然会大大压缩,乃至可以忽略不计了。
来源:羊城晚报,作者:耀琪,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
麦斯康莱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已经构建20个省分公司覆盖全国)的专业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构建了新型工商对接通路,为制药企业提供覆盖全国的市场学术支持,同时承接经营业绩指标,为医药商业企业转型和发展提供产品、市场、学术、管理和资金支持。
医药新营销时代,不需要制药企业再进行传统招商,麦斯康莱已经和全国1000多个纯销商业企业建立了协议关系,一年内麦斯康莱将会和2000多家纯销商业构建合作关系。
只要和麦斯康莱建立了合作关系,制药企业优质的产品(药品、器械、保健产品)经由麦斯康莱的高速通路,一票直达麦斯康莱的协作商业,再经由麦斯康莱协作商业直接销售到各类终端:医院、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
医药新营销时代,不需要医药商业到处费尽心思寻找合适的区域独家经营的产品,只要和麦斯康莱构建了合作关系,源源不断的区域独家经销的优质产品会经由麦斯康莱的高速通路,直达麦斯康莱的合作商业,麦斯康莱的合作商业只需做好当地的市场销售工作即可。
作为国内最大的、最专业的第三方医药服务体系,麦斯康莱将为医药行业内的所有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
1.麦斯康莱可以为外资药企的仿制药、医疗器械等产品提供整体市场营销工作;
2.麦斯康莱可以为有自营队伍的大中型制药企业提供专业的市场学术服务;
3.麦斯康莱可以直接承接代理模式为主的制药企业所有市场营销工作;
4.可以为国药、华润、上药、九州通等配送型企业提供各种市场服务
5.可以为中小型纯销商业提供产品、市场、学术、管理和资金支持。
为了让你的经营行为更加合规,为了让经营业绩不再下滑,还犹豫什么,拨通麦斯康莱的业务电话010-67157855,或发邮件到bjmskl@sina.com.
麦斯康莱各省分公司欢迎医药业内有识之士一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