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说,对一个合格的经营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复杂的知识和理论,而是懂得珍视那些看似简单、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生活态度的原理原则,即哲学。这种哲学不是晦涩难懂的书桌上的学问,而是从经验和实践中产生的生动的哲学。
一个合格的经营管理者应该练好基本功:具备“三个资质”,做好“六个精进”:
━━━━━
三个“资质”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明代思想家吕新吾《呻吟语》。换言之就是“人格、勇气、能力”。吕新吾希望居人之上者兼备以上三个资质。
这三个资质如果按顺序排列,就是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谦虚、内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义的勇气,或者不断磨砺自己的慈悲之心——一言蔽之,就是他必须是抱持“正确的生活方式”的人。这就是中国古代所提倡的远离“虚伪”、“自私”、“放纵”和“奢侈”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说,不能虚伪、不能有私心、不能我行我素、不能有奢侈之心。
在漫漫的宇宙历史长河中,人生也许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是,我以为,就是在这一瞬间,将生命即将终结时的价值高于生命开始时的价值,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再进一步说,在为此所付出的努力过程中,就有人的尊严,生的本质。
━━━━━
六个“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比任何人更多钻研,而且一心一意保持下去。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
2、戒骄戒躁;“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语,谦虚之心能召来幸福、净化灵魂。
3、每天自我反省;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
4、感谢生命;只要活着就是幸福,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
5、行善积德;“积善之家有余庆”,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
6、摒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相反地,为了不致事后后悔,更应全身心地投入。
忽视自己而利于他人,致力于后自己而先天下。一旦产生这种利他之心,人类就能不受世间欲望的迷惑而生存。而且,有了利他思想,烦恼的毒素才能消失,欲望的污秽才能被消除而显露出“美丽的心灵”,美好的愿望才得以描绘。如果是远离自己利益和欲望的美好愿望,那么愿望一定能够实现,而且能够持久实现。
我认为人类真正能衷心感到喜悦的是工作。也许有人反驳一个劲儿地工作枯燥无味,他们认为人生需要兴趣和娱乐。但是,所谓兴趣和玩乐,只有在工作充实后才能体会得到。工作不认真即使能够在兴趣和游玩的世界里得到快乐,那也只是暂时的快乐,一定不能体会到从心底涌现出来的喜悦。在劳动中获得的喜悦是特别的,绝对不是游玩和兴趣可以代替的。
劳动时所感受到的精神的愉悦,在单纯劳动中加进自己的创意技巧,使工作更愉快,不是被他人强制的“被动工作”,而是自己成为劳动行为主体。把劳动当作只是为了获取生活所需食粮的物质手段是错误的。
人类原本具备希望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什么的善良之心。为家人工作、帮助朋友、孝敬父母——虔诚、细小的利他行为一点点延展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那样的大规模的利他行为。人的内心充满至深至纯的幸福感,不是在满足自我,而是在满足了“他人”的时候。
“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的利他精神——即谋求公共利益甚于私利的精神——曾经是初期资本主义的伦理规范。“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的工作是一个人最崇高的行为”。为了不停留在低层次的利他上,重要的是养成更广视角看事物,立足更大范围对待自己的个人行为。
中国有句俗语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追求利润并非罪恶。但是,方法必须是符合人道的。并不是不管干什么,只要能赚钱就行,为了获取利润必须走正确的道路。“真商人须思客立则己立”。“动机善则事必成”。
努力勤奋地工作、心怀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诚恳地反省并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磨炼心智、提高人格。努力做到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才正是人生的意义。除此之外我以为没有别的活法。
★本文由医药控销网整理发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QQ:775202122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