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破解药价 三医联动缺一不可

      日前,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赵辰昕指出,药品定价放开后,确实存在少数药品价格虚高或者虚低,发改委通过建立医疗机构成本自我约束机制、改革招标采购机制等多项举措加强监管,推进改革。

  赵辰昕表示,药品定价放开之后,从市场监测和社会反映的情况看,总体情况是好的,但确实存在少数药品价格不合理的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价格虚低和虚高并存。价格虚低影响了药品正常生产供应,药价虚高会加重患者的负担。解决这个问题,既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市场监管,更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相关体制改革,多措并举,整体推进。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各部委都在为药价喊话,但药品价格涉及多部委及多个主体之间的博弈。据了解,药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其出厂价格归属物价局管辖,进入医疗机构的药品招标由卫计委主管,药品支付中涉及医保的属于人社部主管,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属于食药监部门监管范畴,药品价格监管属于发改委主管,部分还涉及工商总局。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让药品价格趋于合理,需要各相关管理部门统筹协作,切忌各自为战。

  医疗
  鼓励约束 招标采购


  作为医院、医生的管理者,卫计委如何保证医生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实现自身价值,同时设置机制监督约束医生的执业行为,是破除“以药补医”的关键。日前,有资深业内人士撰文指出:当前医改最大的痛点,不在于破除公立医院的逐利性,而在于必须尽快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性,全力推行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让医生可以通过正当的手段,实现其自身价值最大化。

  医生这个职业本身虽然有其崇高的属性,但每一个医生个体也都是普通人,需要挣钱养家糊口,无需过分天使化,亦不必妖魔化,更不要用道德绑架他们,管理部门制订出相应的机制,有鼓励、有约束、有监督即可。

  虽然是行业主管部门,各级卫计委和医院想要监督医生的处方行为也是比较困难的。有药学专家支招,可以充分利用医院药师的资源和专业能力,让医院药师助力监督和完善医生的处方,做合理用药的“把关人”。

  除了对医院和医生的管理,招标采购亦是卫计委工作中备受瞩目的焦点。日前国家发改委提出:要允许公立医院单独或组团采购,建立医院与生产企业直接交易的互联网平台,并按照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等原则开展采购工作,签订采购合同并严格执行。由于一直以来招标都是以卫计委为主体,而并非直接用药的医疗机构,在省级招标结束后,企业想要获得销量的提升,还需要与医院进行“二次议价”,此举亦饱受诟病。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指出,各地现行的“二次议价”并不合理,在招标时药企往往进行了20%~30%的降价,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有空间再次进行二次降价,在原材料、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二次议价”再降20%,最终药企并没有多少利润空间,甚至可能赔本。

  一家跨国制药企业的中国区总经理曾告诉记者,为了提升自己企业药品的可及性,他们愿意尝试降低药品价格,其公司治疗肝炎药物2015年至今价格已经下降了20%~40%。但同时他们也希望,相关部门完善招标采购,让企业已经降价的药品可以惠及更多的患者,切实提升药品的可及性。

  医保
  支付改革 监督用药


  在药品价格问题上,医保部门需要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等复合型支付方式,加快实施医保支付标准政策,建立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合理诊疗的内在激励机制,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熊先军曾撰文指出:医药价格实质就是医保各种支付方式的支付标准。改革医保支付制度的核心,是将医药政府定价改革为由医药服务提供者与医药服务费用支付者构成的新型医药市场的市场定价。

  但医保基金能支出的钱和医药机构的期望收入总是一对矛盾,而且这个矛盾永远不可能解决,最终只能在医保机构和医药机构以“买卖要做成、双方都不亏”的协商谈判中前行。因此,支付制度的第一环节就是要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预算,即总量预算。这是实施全民医保国家(地区)都在做的,是常识也是常规。在这个预算控制之下就是支付制度的第二环节,各种医保基金支付方式和支付方式标准。各种方式并存,有弊有利,最终要看在什么情况下买卖双方都认为弊少利多。

  除了推动药品价格趋于合理以外,作为支付方,医保还应该监督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环节。曾有观点认为,医保的监督工作可以借鉴国外的商业保险公司的经验,它们亦是通过临床药师对医生的处方进行监督,对于及时发现不合理处方,帮助节约大量医保费用的临床药师给予适当的奖励。

  医药
  加强监管 整顿流通


  对于医药管理部门来说,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快推进落实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提高仿制药整体质量水平,提高流通企业集约化程度,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在加强药品质量监管方面,相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如2015年引起多方关注的“银杏叶事件”,药监部门抽检企业覆盖率达到78%,在企业自检2000多批不合格药品中,共抽到不合格药品185批,银杏叶药品市场得到较好净化。

  商业流通企业集约化不足亦是导致药品价格虚高“老生常谈”的问题,“互联网+”在处方一旦放开后的发展态势及快递业强势介入配送等,将导致整个医药流通生存环境面临挑战,商业模式出现颠覆性变化,最终有助于形成合理药价。

  然而,如何提高医药流通效率?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干荣富认为,流通企业应实施并优化医药供应链,尽快转型为医药供应链服务提供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扩展新的消费市场。如针对慢病患者设计坚持用药与用药常识咨询服务的模块;采用电子健康管理咨询服务方式,设计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进行实时互联互通的服务模块;学会使用医药电子商务扩大营销市场、扩大对医疗机构的服务渠道及扩大社区药店对慢病患者终端覆盖的服务范围。树立服务大健康理念,驱动健康消费。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