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气温节节攀高m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暑热暑湿就成了我们防范的重点。三伏天饮食生活都要作相应的调整。那么三伏天要如何养生?三伏灸要怎么做?
三伏天由来?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三伏天怎么算?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每年入伏时间不固定,中伏长短也不相同,需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
三伏天养生,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简报指出,缺乏锻炼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每年全世界因缺乏锻炼而致死的人数高达320万人。该组织建议,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都应保证有效的运动。而在我国,数千年前便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适当的锻炼不仅能改善机体调节功能,增强对酷热气候的耐受能力,而且对预防疾病也大有好处。然而大热的三伏天,要“练练”也得考虑身体的承受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5~17岁的儿童青少年应每天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平时应以有氧活动为主,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强壮肌肉和骨骼的活动等。
18~64岁的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至少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每周至少应有2天进行强壮肌肉的活动。
65岁以上或活动能力较差的老年人,每周至少应有3天进行增强平衡能力和预防跌倒的活动。
夏练三伏:注意时间、水分和强度
有人认为,“夏练三伏”就是要趁热锻炼。其实不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说要锻炼人的毅力,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众所周知,三伏天的特点就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动不动就出汗,人体感觉闷热。今天已经是进入三伏的第五天了,虽然本周省内天气还算凉爽,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以下就是专家对夏季锻炼的几点提醒:
第一,注意锻炼的时间。室外运动要避开上午11点至下午4点的时间段。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一病区主任王永霞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还应避开早晨锻炼,因为这个时间人的血液较黏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高,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尤其是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中老年人。而下午5点钟则是锻炼的理想时间,此外在锻炼地点选择上,要到有人的地点,避免有意外时无人发现。
第二,控制强度。三伏天,人的身体更易疲劳,所以应适当减少运动时间。如果是打羽毛球等激烈项目,包括中场休息,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左右;如果是游泳,以1至2小时为宜。如果在运动时已感到疲劳不想动,就应立即停止。河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和平说,夏季过度锻炼,在中医上说是伤津耗气;而西医上则应注意避免中暑,以及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其他身体问题。
第三,补水很重要。高温加上运动,会使体内水分加速流失,因此,在运动前后及运动的过程中都要及时补充淡盐水。在运动中,应遵循“少量多次”的补水原则进行补水,运动后补水注意不要过快过猛,以免引起运动后脱水的发生。另外,运动后不宜洗冷水澡,锻炼会使毛孔扩张,皮肤突然受冷会让毛孔关闭,体内热量无法散发而导致感冒、发烧。
三伏灸,祖国医学的瑰宝 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三伏灸的作用是什么?三伏天是指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三伏天疗法是在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的理论指导下,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在背部穴位敷以芳香走窜,开窍通络的药物,扶助人体阳气,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与肺相配,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三伏天艾灸”是一种冬病夏治的方法,能有效地预防哮喘等病的复发,如遇哮喘正发作时,除了贴药以外,还应到内科或儿科看医生,对症治疗。
三伏灸可人体腠理疏松,气血畅通,药性易于深达脏腑,三伏灸乘其势而治疗,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中医主张‘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三伏天应以饮食调养为主。医生建议,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如果过食肥甘腻补之物,则致损胃伤脾,影响营养消化吸收,有损健康。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七类: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阳热质等,不同的体质应该有不同的养生方法。
此类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此类人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调养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
阳热质
平和质
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此类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
冬病夏治,夏天是改善寒湿体质最好的季节,赶紧行动,抓住这一治疗最佳时间。
华夏安康中医艾灸养生群:专为艾灸爱好者和从业者打造的精品阅读和学习平台,在这里,一个艾灸小白也可迅速成长为艾灸高手!一人知艾,全家享福,从此小病不上愁!赶紧扫描关注下面二维码,进入艾的怀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