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比如很多“病根儿”都是三伏天落下的,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觉得天气热,爱吃冷饮,又不加节制,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胃寒,生出了胃病!所以这些人夏天一过,总是胃痛、消化不好,还找不到原因,其实这就是三伏天落下的病根儿!
猪蹄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并含有钙、磷、镁、铁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有益成分。
丝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藿香正气水了,不太好喝。其实可以把藿香作为香料来使用。平时在烧菜时,加点藿香叶,可以有效预防中暑,又增加了卤菜的香味,比吃药强多了,一举两得。
白扁豆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佳有很好的功效,一般可以从中药店购买,价格也不贵,买回来后先和薏米用水浸泡2~4小时(各50克,放在冰箱中浸泡),然后和50克绿豆混合,放入砂锅,倒入6~8倍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薏米和扁豆煮软烂,吃的时候放点糖或蜂蜜。
三伏天当然还要贴“三伏贴”了,未雨绸缪为以后的半年打下基础,少生病更健康,头伏第一天小中就去了,江西省中医院的几个科室已经挤满了人(小中压根没挤进去……)。
“冬病夏治”三伏贴
“冬病夏治”是根据古人“春夏养阳”的原则提出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在夏季三伏天机体阳气盛于外而虚于内,通过用温热药敷贴相应的穴位,以扶助体内虚弱的阳气,并借助自然界隆盛的阳气,二者相合以化散体内留伏之寒邪,达到鼓舞机体阳气的目的,增加抗病能力。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通过“冬病夏治”的疗法,可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风湿疾病、儿科疾病、耳鼻咽喉疾病、妇科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中药敷贴等方法进行调理,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康复。
适应症
亚健康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畏寒怕冷,四肢难温、亚健康状态等。
呼吸道疾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衰、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高脂血症。
消化系统疾病:胃中冷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以及慢性腹泻、厌食、慢性胆道疾病等脾胃虚寒疾病。
风湿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产后风湿、素体阳虚畏寒等中医辨证属于虚寒型体质人群。
儿科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婴幼儿喘息、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消化不良、厌食、便秘、慢性腹泻、胃肠薄弱。
肾脏疾病:肾虚证人群,症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下肢浮肿,动则气促,齿松发脱,眩晕耳鸣,盗汗,失眠健忘,性欲减退,遗精,早泄,精少,闭经等。
耳鼻咽喉疾病: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慢性鼻炎、慢性咳嗽、耳鸣等。
妇科疾病:痛经、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白带异常、产后疾病(恶露不绝、产后自汗、产后身痛、产后子宫、阴道松弛脱垂)、宫寒不孕 、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功能下降等。
在我院住院的外省患者注意啦!
我院已开通福建省医保,安徽,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海南,辽宁,吉林,西藏等省(自治区)新农合直补。详情咨询医保科。
编辑:杨萌
推荐阅读
江西省中医院2017年“冬病夏治”三伏贴中医特色诊疗活动火爆进行中……详情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