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一位患者来到门诊化验室窗口,怒气冲冲地说:“大夫说结果不对劲儿啊,你们这结果准吗?我这餐后血糖怎么比空腹还要低?”
正常人空腹血糖为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低于7.8mmol/L,通常情况下餐后两小时血糖都略高于空腹血糖,出现这样有悖逻辑的结果有可能是检验科在某个检验环节出了问题,但这种概率极低。餐后血糖低于空腹血糖还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标本采集及某些干扰因素的影响
例如,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或患者服用 VitC 等,均会导致血糖检测结果偏低。
降糖药物的影响
例如,接受「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由于睡前中、长效胰岛素用量不足,或者用量过大(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均可导致空腹血糖升高;三餐前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剂量过大,则可导致餐后血糖偏低。
肝病对糖代谢的影响
慢性肝病患者空腹血糖往往正常甚至偏低,进餐后,血糖迅速升高,30 分钟即可达峰(>10 mmol/L),随后血糖开始下降,餐后 2~3 小时的血糖值可低于空腹血糖水平。
这是由于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而肝脏不能相应快速摄取葡萄糖,从而导致餐后血糖快速升高;2 小时后,由于反应性胰岛素分泌增加,肝外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多,致使餐后 2~3 小时血糖值低于空腹水平。
滋养性低血糖
主要见于某些胃切除术后的患者,由于其胃排空时间缩短,导致葡萄糖吸收过快,快速升高的血糖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导致随后发生低血糖。
典型患者可于进餐半小时左右出现高血糖,约 1.5~3 小时出现低血糖,低血糖严重者可出现癫痫发作、昏迷乃至死亡。
糖尿病前期 或 2 型糖尿病早期伴发的反应性低血糖
此类患者空腹血糖正常或略高,「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符合「糖耐量受损」或「2 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在餐后 3~5 小时(即「下一餐前」)出现低血糖。
其原因可能与患者早时相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餐后血糖轻度升高,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延迟分泌增强而导致低血糖。一般认为这是 2 型糖尿病的早期表现。
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
低血糖常发生于餐后 2~4 小时,症状一般较轻,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短(15~20 分钟),多可自行恢复或稍进食即可缓解。临床表现以交感神经受兴奋症状为主,如心慌、出汗、面色苍白、饥饿感、手足震颤、软弱无力等,大脑缺糖症状(如神志错乱、抽搐等)较少见。
多见于焦虑、紧张、情绪不稳定、神经质的中年妇女,进食高糖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后容易诱发,发作时血糖可以正常或低至 2.8 mmol/L(50 mg/dl),但不会更低。
患者通常无糖尿病家族史,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释放指数均在正常范围,能够耐受 72 h 禁食(这点可与「胰岛细胞瘤」鉴别)。「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的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高血糖素反应减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
参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临床院东方医院检验科郭金华、内分泌时间王建华文章,致谢!
来源:检验医学网
编辑:常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