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流感的新闻报道很多,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其实流感年年有,但是好像这次特别凶,尤其是医院儿科就诊量暴增,多家医院创下儿科门诊量记录。让很多人怀疑是不是这波流感有什么不同?该如何科学防治?“流感季”什么时候会结束?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传染病防制所所长、主任医师王显军,请他结合前段时间国家卫计委时隔7年后再次更新流感诊疗方案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进行解读,帮大家解疑释惑,科学抗击流感。
为什么儿童更容易感染流感?
儿童确实更容易感染流感,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托幼机构为集体场所,儿童在集体场所中聚集、接触密切,一旦有流感病例,很容易就导致疾病的传播,出现更多病例。
第二,儿童自然感染流感病毒或疫苗接种少,体内预存免疫弱,对流感病毒的交叉保护作用较弱。
第三,儿童呼吸道发育较成人不够健全,且自身免疫系统处于发育状态,容易受到流感等呼吸道病毒的侵袭并出现症状。
第四,儿童还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能完全做到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咳嗽遮住口鼻等防范措施,造成疾病传播风险加大。
很多人出现了发烧、咳嗽、咽痛、打喷嚏等症状,就认为得了流感,其实不然。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而引起发烧、咳嗽等症状的病原有200多种,所以,您也许只是得了普通感冒。流感和普通感冒在病原体、临床严重性等方面是不同的。
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流感?
流感典型症状为突然发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痛、极度乏力等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等症状,有时也会出现呕吐、腹泻等(儿童多见)。轻症患者发热和全身症状比较明显,重症患者可能引起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当然,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还需要临床医生根据临床症状、检验结果等具体判断,并进行对症治疗。
今年得过流感了,还会再次感染吗?
人感染流感后会对该型别的流感病毒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会很长,而且流感病毒型别较多,每年并不只有一种型别的病毒在流行,因此今年得过流感后,可能还会再次得流感。
应该如何科学预防流感?
流感患者应带口罩,自我隔离防止传播,病情重者及时就诊,在医院隔离治疗。
不接触或不要近距离接触患者,探视患者应戴口罩、探后立即做洗手等防护。
托幼、学校、人员密集单位落实晨午检制度,集体场所的流感患者主动报告,并应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严禁上学、上班;集体场所发现多例流感病例应及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
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经常开窗通风,适量运动、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尽量佩戴口罩。
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发,大部分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是指发生在上呼吸道(包括鼻腔、鼻窦、咽部、喉部)的一种急性感染。
但感冒只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表现形式,除了感冒之外,上呼吸道感染还能表现为急性咽炎、急性喉炎等。
流感多在冬季和春季发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累及呼吸系统,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
流感起病急,症状比一般感冒重,虽然大多数熬几天,对症下药甚至不治疗自己就好了,但是也有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甚至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的。
流感通过什么传播?
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明确指出,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还有,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会引起感染。
为啥流感在冬春季高发?
冬天天气寒冷,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导致病毒传播。尤其是开空调,开暖气,通风少,如果有一个人得了流感,其他人就容易被传染。
天气寒冷使人容易受寒,机体抵抗力减弱,病毒就乘虚而入,另外,湿度低,呼吸道粘膜特别是鼻粘膜分泌液不足,表面干燥皲裂,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哪些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
由于传染性极强,所有人群都容易感染流感病毒,但是下面这几类是特别容易发展成为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
1、儿童;
2、老年人;
3、有呼吸道、肝、肾、血液等系统的基础疾病的人;
4、孕妇;
5、肥胖者([体重指数(BMI)大于 30,BMI= 体 重 (kg)/身高 (m) 2])。
再强调一次,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打了总比不打好,因为还有春季流感。流感疫苗的保护期一般为一年。现在注射,就算下半年疫苗有比较大的改变也不影响下半年的再次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