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医药行业的投资方法知多少(一)

  医药板块是一个很大的板块,至少分七个子行业:化药、中药、生物药、原料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医药商业。每一个板块都有各自不同的逻辑,接下来我们分别从这七个行业做一个研究方法的总结。

  原料药

  原料药这个行业很有意思,大家觉得这个行业应该跟医药的逻辑上和方法上是迥异的行业,这个行业更像周期品,可以说是医药板块偏消费类板块中难得的具有周期品属性的子行业。

  原料板块又分成两类:

  1、大宗原料药

  比较典型的像维生素、抗生素,还有一些大宗的中间体。

  2、特色原料药

  或者我们称之为比较小众的原料药。比如说像普利、沙坦,或者像CMO、CDMO这样的小众品种,这两个细分领域又有各自不同的逻辑。

  比如说,大宗原料药可以将它称为化工品。它就像所有的化工品一样是低PB高PE的时候买入,然后低PB高PE的时候卖出。事实上具有比较典型的周期品特色。一般的也跟看化工行业一样,看产能、看产能利用率,跟着产品的价格、供需矛盾走,也会受到突发事件——比如哪的设备爆炸了,或者一些环保对产能的限制,哪里污染了、哪里关停并转了,这些方面都会对行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通常说,在周期类的大宗原料板块中,会有两波的行情:一波叫炒涨价的预期;第二波就是跟着价格走炒涨价。真正到业绩兑现的时候,往往会发觉业绩并不如买方和卖方研究员想的这么好,或者是大家预期过高的原因、公司实际并没有那么大产量、有的时候有价无市的原因。所以通常来说,人们会跟着价格去做股价,这是一类的标的。

  第二类标的就像上面讲的特色原料药,主要是给下游的制剂企业、成品药企业供货的。这个领域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它称作“苹果产业链逻辑”。简单的说就是“抱大腿”。那么就看要抱哪一个大腿,抱的是辉瑞、诺华的大腿,吉列德的大腿,还是其他的一些小企业的大腿。类似于苹果产业链,抱的是苹果的、三星的,还是华为的大腿,或者说抱的是乐视的大腿。各个情况会不一样,而且不仅要看合作的公司,也要看合作的品种、下游产品是否能成为所谓超过十亿美金以上级别重磅炸弹级的品种。

  除了上面两个先决条件,还要看哪些呢?一是产品本身是否进入了它的供应链体系,并且是否能够成为主供应商,这决定的是量。

  除了量以外,还要看价格。价格是非常具有变化性的。有一类是给专利药企直接供货,价格一般都比较好,但前提是要有研判能力。一般来说,一期二期临床开始的时候就跟着企业一起走,跟着下游的制剂企业共同发展,所以需要比较早期的介入产品开发过程当中。还有一类就是等专利过期了,给对应的仿制药企业供货,这一般会在专利期到期前的半年到一年一直到专利过期后的两年这段时间逐步的放量。

  我们知道美国的专利药在专利期间的价格是很贵的,一旦过了专利期,它的价格会迅速下降,所以通常来说在前面几家仿制的过程中,产品价格还不错,之后可以说是断崖式的价格下跌。制剂的价格大幅下跌也会导致他上游的原料药价格的下跌。因此,一个好的原料药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好发展,他必须不断的有新品能够上市,不断的和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满足新药研发和后续扩产的需求。

  以上就是第一个板块——原料药的投资逻辑。

  化学制剂

  化学制剂这个领域大部分是仿制药。仿制药有一个特性,就是我们首先要对单品进行评估。如何去进行评估呢?很简单,就是看这几类:

  1、是否处于一个大的市场

  比如说心脑血管、精神神经、肿瘤、内分泌这些比较大的市场。

  2、品种大不大

  因为是仿制药,所以看它国外的销售多大。如果国外是一个二十亿美金、三十亿美金,乃至更大的品种,国内有可能也是一个大品种。

  3、竞争格局

  并不是外资不卖就是好的、独你一家在做就是好的。最好的是外资帮做一定的学术推广铺垫,然后我们来进行进口替代,价格比别人给的低,给医生、给渠道的利润更丰厚,这种时候往往能够实现进口替代。最好的格局是寡头垄断。就是一家外资一家内资,或者一家外资两家内资去做。

  除了单品的研究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产品线的研究,因为化药一个品种始终存在比较大的风险。我们看到,单一品种依赖的公司往往估值会给些折价,所以还要有不断的产品线、在延的产品线。恩华、恒瑞这样的公司为什么估值就比有单一品种依赖的公司——像信立泰要高,这个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他们的单一品种依赖不是很明显,增长相对更可持续,另外也要看企业的销售能力,销售能力相对很简单。比如去业界找经销商问口碑;再比如说看销售的总人数,然后看政策上历史应对的能力;再比如人均的销售额。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需要看的是一个企业包括它的管理层、历史业绩是否有持续的增长、一些历史业绩的记录,这些也可以作为一定的辅助参考。总之,上述基本上奠定了一个化药企业正常的评估路径。

  中药

  中药这个行业非常有意思,它其实又分成两类:

  1、处方药

  中药有一些是可以套用化药的。比如是不是大的领域;比如企业的销售能力是不是强;比如政策应对能力是不是强。但有些东西又是独家的。比如中药由于没有仿制的对象,老外不搞这个,所以产品的空间需要自己去估算。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一般独家品种高定价、高回扣,然后适用范围广、多科适用药,这些就会成为一个大品种的典型特征。但这两年情况有些变化,因为医保控费、临床路径的整合,都给中药的老品种带来了新的压力。

  前些年的很多中药独家品种,特别是中药注射剂,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年代,因为给医生的回扣多。但这两年确实在临床路径和控费的影响下,压力比较大。现在有的科室规定,在这个月、这个药品只能用一千支或者五百支,超过了医生就要受处罚、扣奖金。这种情况下在使用上就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很多中药企业都在做转型。

  转型的方式也不一而足。像天士力跑到美国做FDI的临床。有一些像康缘他的银杏二萜内酯把纯度提高到百分九十左右。还有一些回归传统,比如中医中药相结合的同仁堂下面的同仁堂国药。应该说大家都在做不同的尝试,但是目前还没有摸索出来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2、非处方药

  与中药处方药有很大不同的就是中药消费品,或者说一些OTC--非处方药。它的逻辑又有所不同。如果说中药处方药是我们自己掏钱,但是我们说话不算数,就是医生替我们做主,那么中药的消费品或者OTC更多的是我们花钱我们能做主,所以它具有普通消费品的属性。再说一句俗话就是它跟食品饮料的逻辑很像。我们看品牌、看渠道,然后所有食品饮料的调研方法也是可以用在这个领域的。比如找个经销商去聊聊,这个公司渠道怎么样,老板是不是靠谱。

  比如在终端调研,看货架上产品的有效期的时间,然后推算一下渠道库存的情况。或者跟店员聊一聊整个的状况,就是它的动销、终端的客户反馈,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看品牌、看渠道,也要看管理层。


热门平台推荐:医药供应链联盟

微信号cmsu168 

热门指数:★★★★★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