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腹痛、每天数次拉稀便,32岁的张先生已经被疾病折腾了很久。最近,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消化科与影像科联手合作,为他实施了CT小肠造影、明确诊断,从而解决了此前普通内镜无法诊断的检查盲区。
张先生7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右下腹痛,每天要上2-6次厕所,让他头疼的是几乎每次都拉黄色稀便,偶然还有便血,还经常发低热。此前医生已为其诊断为克罗恩病,后来经口服激素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张先生就没再服药治疗。
这半年来,患者又出现腹泻,每天要上2-3次厕所解大号,偶又出现右下腹痛的症状。最近,张先生去做了个肠镜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远端肠狭窄,但因肠黏膜溃疡、水肿,质脆易出血,内镜无法通过,近端大肠和小肠病变范围和病变程度不明,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消化科赵小青主任与影像科陈俊主任对患者病情充分讨论后,决定利用我院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CT机器对患者进行小肠CT造影检查。
由于小肠CT造影的检查前准备工作极其重要,直接影响到诊断的结果,医生们进行了多次沟通,制定了详细的步骤,让患者在检查前一天服用无渣半流饮食,晚餐后禁食,检查前6小时喝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检查前1个小时开始分多次喝等渗甘露醇,并于检查前肌注654-2,经过上述的充分准备可以让患者的小肠充分充盈起来,减少肠道的吸收以及减少肠道蠕动,保证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果。
最终的CTE检查结果清楚地显示,患者肠道内存在多处病灶,空肠、升结肠肝曲、乙状结肠内见到多节段性的肠壁增厚、肠道粘膜下水肿呈“靶征”改变,了解到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后,很快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消化科赵小青主任解释,小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位于消化道的中段,成人全长约4—6米,距口和肛门都很远,从屈氏韧带以下开始直到回盲瓣结束,是消化道最长的管道。
“由于小肠管腔长而游离、迂曲,其位置较深、冗长、褶皱多、蠕动快等独特的解剖特点所限,以往一直是消化内科临床检查的盲区,被称作消化道中的‘黑暗大陆’,所以小肠疾病,尤其小肠的炎症性病变或来源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不能及时诊断和针对性有效治疗。”赵主任介绍。
影像科陈俊主任介绍,小肠CT造影是一种简便、安全、非侵袭性有效评价小肠疾病的方法,与胶囊内镜、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比较,小肠CT造影能全方位、多角度、多平面展示小肠的腔内、腔壁、腔外系膜、淋巴结、血管以及毗邻的腹部脏器,提供直观、立体的影像图像。
胶囊内镜只能观察小肠粘膜表面的病变,对累及肠壁全层病变以及肠腔外结构、毗邻小肠的腹部其他器官无法了解,并且存在胶囊内镜嵌顿于狭窄肠管近端的风险。
传统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敏感度差,病变检出率低,对肠壁内及肠腔外病变的显示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且对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有限。
小肠CT造影适用于小肠炎性病变(如克罗恩病),能清楚显示病变肠壁充血水肿情况,周围系膜肠壁受累严重程度、肠壁旁脂肪浑浊、周围小血管增多等情况,还可以评价病变的活动期严重程度,能评估治疗的有效程度;
对临床上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虽经反复检查仍未能查出原因的患者经过小肠CT造影也能作出诊断,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对肠系膜缺血患者通过强大的血管后处理功能对肠系膜血管进行重建明确诊断;
对小肠肿瘤性病变,还可以判断肿瘤的部位与性质,以及恶性小肠肿瘤的分期及术前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医生名片】
1、赵小青博士 副主任医师 消化科主任
师从广东省名中医罗云坚教授,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内镜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
中西医治疗腹泻、便秘、消化道出血、
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胃炎、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擅长各种消化内镜的操作及镜下治疗,
以及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消化道粘膜剥离术(ESD)等复杂、
高难度消化内镜手术。
出诊
周二上午、夜诊;周四上午。
2、陈俊博士 副主任医师 影像科主任
从事影像诊断工作十余年,主要从事CT、MRI影像诊断工作,对静息状态功能成像有较深入研究。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影像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7项。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预约挂号】请微信关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微信公众号,长按以下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