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临床心理科门诊来了这样一位阿姨,她年纪约60岁左右,愁容满面,手里拎着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的不是日常用品,而是一沓沓检验报告单和一张张影像学胶片,袋子的底部是些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药盒子。刚一落座,阿姨就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不停地诉说着自己经常头痛、背痛、恶心、呕吐、心慌、胸闷、气短、小便频繁等等,就诊了很多医院的很多科室,挂了无数的专家号,也做了一系列检查,都没有发现可以解释自己症状的异常检查结果,哪个科室都说没有问题。阿姨几近崩溃,怀疑自己得了绝症。医生建议她就诊心理科。可阿姨想不通,她觉得自己是真难受,并不是想象出来的,自己也确实没有装病,于是只能饱受着“疾病”的折磨……
最后,痛苦不堪的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了心理科医生,结果还真就揪出了让她如此难受的元凶——躯体形式障碍。其实这样的患者在心理科、精神科的门诊数不胜数。
究竟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简单地说,就是患者因自己身体上的不适症状反复到医院看病,各种正常的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患者的疑虑。说到这里,有些朋友会想,我有的时候也会有些不舒服,可去医院看过之后大夫也说没问题,我会不会也得了躯体形式障碍呀?
我们先了解躯体形式障碍的特点:它具有某种躯体疾病的典型症状,但没有明确的器质性原因,不能用正常生理反应来解释,症状的严重程度不足以造成严重问题或显著功能障碍。尽管出现这些症状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艰难处境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但患者常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躯体形式障碍包括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和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等多种亚型。
如何判断和辨别每一种躯体形式障碍?
首先来看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多在30岁以前起病,多见于女性,持续时间至少2年。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和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和器官,各种医学检查都不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常见症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疼痛:可以出现在头、颈、胸、腹、四肢等部位,部位不固定,疼痛一般不很强烈,与情绪状况有关,情绪好时可能不痛或减轻;
2、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反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多种症状;
3、呼吸、心血管系统症状:如气短、胸闷、心悸等;
4、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常见的有小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性冷淡、勃起或射精障碍、月经紊乱、经血过多、阴道分泌物异常等。除此之外,有些患者甚至还会出现肢体瘫痪或无力、吞咽困难、失明、失聪、抽搐等。
第二类是疑病症又称疑病障碍,主要临床表现是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肿瘤等),患者对躯体的关注程度往往超过实际健康状况。有的患者确实有某些躯体疾病,但不足以解释患者症状的性质、程度或患者的痛苦。其实,这类患者大多数知道自己患病的证据不充分,反而希望通过反复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要求治疗。
第三类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自主神经系统,是不由人体随意控制的系统,它无意识地调节着身体的某些技能,如心律、呼吸、消化、血压等等。这类患者有明确的自主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心悸、出汗、颤抖、脸红等,这些症状令人烦恼;常常主诉为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患者坚持将这些症状归咎于某一特定的器官或系统患了严重的疾病,并因此感到痛苦;但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无明显紊乱的证据,医生向其反复保证和解释仍无济于事。
还有一类是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这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持续而严重的疼痛,患者常感到痛苦,从而影响工作、学习或生活。发病高峰年龄为30岁-50岁,多见于女性。病程常迁延,持续6个月以上。患者常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反复就医,服用多种药物。医学检查不能发现疼痛部位有相应病变,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直接导致了疼痛的发生,并伴有焦虑、抑郁和失眠。
哪些因素会导致躯体形式障碍?
首先就是遗传因素,当然并不是父母有病孩子就一定会得病。其次是个性特征,患者大多具有敏感多疑、固执、对健康过度关心的神经质个性特征。另外,儿童早期的疾病、童年受到父母过度的照顾和保护或缺乏照顾都有可能促使成年后躯体形式障碍的形成。文化因素对躯体化症状可能会影响该疾病的发生。当然还有一些复杂的神经生理反应,就不做详细地介绍了。
如果得了躯体形式障碍怎么办?
如果我们有多种躯体不适,首先要通过全面的医疗检查,先排除躯体疾病。若检查结果没有明显问题,应充分相信医生,定期和医生接触。躯体形式障碍治疗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方式,目的在于让患者逐渐认识到身上再难受,暂时也不会威胁生命,消除恐惧。药物治疗上一般选用抗抑郁焦虑药物,必要时对症使用镇痛药、镇静药。一部分患者使用针灸、理疗、气功等治疗后也有效果。
其实要想治愈痛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面它,既然摆脱不了症状对我们的控制,那我们就迎面而上。只有主动选择积极应对和幸福的人才会收获幸福。
文/临床心理科 唐潇潇
图/陈鹏莉
编排/王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