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秋意渐浓。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开始翻箱倒柜找自己的毛裤了。
对于糖友来说,秋天是一个血糖波动的季节,因为昼夜温差大,身体应激反应增加,易引起血糖的变化。
王叔患有Ⅱ型糖尿病3年,由于一直服用降糖药,对身体很有信心。
最近天气突然变凉,没忍住和老朋友出去涮肉,再加上天冷了,自然而然减少运动。昨儿就出现了腹痛、呕吐、头晕等情况,用血糖仪一测,发现一日内血糖变动幅度达13.8mmon/L……
血糖波动让血管处在不断的收缩与扩张之中,对脆弱的血管是极大的考验。
专家表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波动带来的危害,往往比单纯高血糖更严重。
这是因为血糖波动会损伤胰岛细胞,使自身反馈调节能力进一步丧失,血糖愈加难以管控。
此外,它还会诱发或加重各种糖尿病并发症。
6大原因引发血糖波动
日常饮食习惯打乱
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逐渐形成习惯,但“中秋”“国庆”双节过后,难免会出现饮食不规律的情况,导致血糖波动。
不适当的运动
“春乏秋困”每天无精打采,更别提运动了。但规律、适当的运动才能有效促进肌糖原的分解,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
生活作息不规律
熬夜、睡眠不佳,易引起高血糖;而长期生活不规律、疲惫不堪,也易出现低血糖情况。
应激性的血糖升高
急性感染、创伤、脑血管意外、烧伤等应激因素易导致血糖升高。
情志不调
情绪大起大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会导致血糖升高;精神抑郁、萎靡不振则会导致血糖降低或降低后升高。
用药不合理
糖友应遵从医生处方,按时服药或打胰岛素,不可私自减少药量,否则会导致血糖急速升高;擅自增加药量、服药频次会导致血糖过度降低。
此外,糖友一定要时刻监测自己的血糖,绝不松懈!
在家测血糖,要科学规范
国际和国内的指南均建议: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不定时进行血糖监测。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指出:Ⅱ型糖尿病血糖综合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
(在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血糖目标为:空腹血糖<5.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
对老人来说,遵循个体化原则,标准可略宽于一般成人。
规范使用血糖仪,需注意以下事项:
选对扎针部位
最灵活、最敏感、用得最多的拇指和食指则应减少使用。
建议糖友选择无名指、中指或小指,因为这几根指头平日里活动较少、感染概率低、疼痛较轻,对日常生活影响相对较小。
最优选择首选无名指,因为无名指末端的毛细血管更为丰富,因此,相对于其他手指来说采血也较为容易。
充分清洁双手
不必每次都用酒精来消毒手指,酒精容易使皮肤脱水、干燥、粗糙,增加采血难度。
一般来说,温热肥皂水清洗即可。务必保证在手指干燥状态下取血。
保证血液充满指尖
采血前可将手臂下垂10~15秒,或对准备扎针的手指从指根向指尖按摩5~6次,也可以像甩体温计那样甩甩胳膊,让血液充满指尖,方便采血。
但不要为了促进出血而挤手指,否则容易使组织液混入血液,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按压针眼处两分钟
采血结束后,用棉棒在针眼处局部按压两分钟左右,半小时内避免手部沾水,以防感染,并使伤口更快愈合。
温馨提示
· 有破损、感染、疤痕或出疹子的手指,暂时不能用来采血;
· 应轮换采血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采血;
· 采血后可涂抹护手霜,保持手部皮肤滋润,减少老茧产生;
· 一旦手指发生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要警惕感染的发生,可以涂抹抗生素药膏并包扎,必要时及时就医。
另外,小康的都乐宁—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Ⅱ),采用新型控释技术,12小时恒速释放、24小时平稳控糖,提高糖友生活质量!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小康
更多健康知识资讯等着你哦
生命在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