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酸碱体质论”创始人罗伯特·欧·扬(Robert O. Young)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8亿元)。
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新闻截图
扬当庭承认,他提出的“酸碱体质论”是一场骗局,他没有受过任何科学训练,也没有行医资质,连文凭也是买来的。
今天,我们来告诉你“酸碱体质论”坑在哪儿,并特邀权威专家教你避开养生陷阱。
受访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教授 孟庆义
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副主任、教授 张军一
酸碱体质论,谋财害命的工具
扬最初于2002年提出“酸碱体质论”。
他宣称人的体质有酸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易导致癌症、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不健康甚至有潜在危险的体质。想要健康,必须保证身体处于碱性环境。
随后,扬出版了《酸碱奇迹:平衡饮食,恢复健康》等一系列书籍,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
很多读者认为,扬找到了“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因此对他的理论深信不疑。这些书籍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使得扬一跃成全球知名的“养生专家”。更有一些绝症患者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指望他的“神奇疗法”能够治愈癌症。
有了名气后,扬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论生产保健品、药物,甚至开办了诊所。
45岁的道恩·卡利女士, 2007年被诊断为乳腺癌。听信了扬的建议后,她放弃了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采用扬独创的“碱性疗法”治疗。据悉,这种疗法是在静脉注射的药物中添加碱性的小苏打。
最终,这名患者病情发展到晚期,扬也因此被判罚1.05亿美元巨额罚款。
伪科学骗了不少人
“碱性体质生男孩几率大。”
“酸性体质易得癌。”
“吃肉多的人必然是酸性体质。”
“睡觉不好、易疲劳是酸性体质引起的。”
……
关于酸碱体质的各种传言层出不穷,甚至还由此衍生出其他相关理论及“周边产品”,让不少人对伪科学深信不疑。
近年来,不少科普书籍、网络文章都为“酸碱体质论”做过“推荐”,《人体酸碱平衡手册》《体酸是百病之源:酸碱平衡一身轻》等书籍陆续上市,“酸碱食物表”在网上流传甚广。
网络流传的“酸碱食物表”
少年儿童出版社曾在前些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写道:“相对而言,呈酸性体质的人力量较弱,手足经常发凉,易患感冒,伤口不易愈合。因此,我们应注意调节饮食结构,平衡食品的酸碱性。”
“酸碱体质论”还衍生出不少“周边产品”。
有一位“世界著名生殖生理学家朗德姆· 谢特尔滋博士”称“X精子耐酸,Y精子耐碱”,指导大众通过吃“药丸”调节身体酸碱度,决定孩子性别,被冠名为“生男生女法之祖”。
中国某生物制品公司董事长也称,酸性体质会导致很多疾病,通过吃其公司生产的保健品就可调节体质。
记者在某购物平台搜索关键字“酸性体质”,共检索到了94件商品,页面上充斥着“美国进口高碱性食品”“改善身体酸碱性”“利于备孕”等宣传语。这些产品大多配以可爱的婴儿或者孕妇的图像作为包装。
购物平台截图
一瓶净含量66克的药物,价格300~400元不等。此外,如“弱碱性水杯”“碱性离子水”“天然绿藻”等新奇产品,也都用上了 “酸碱体质论”的名头进行宣传。
酸碱体质,纯属忽悠
“酸碱体质论”诞生以来,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医生和科普工作者,一直在强调该说法并不成立。
早在2008年《生命时报》曾在头版刊文《“酸碱体质”纯属谬论》,批判“酸碱体质”毫无科学依据。
1
医学中根本没有酸碱体质概念
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教授孟庆义告诉记者,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性体质” “碱性体质”这两个词。
人体体液有很多种,血液、唾液、胃酸、肠液、汗液、尿液等都属于体液,不同体液有不同酸碱度,但无一能直接等同于体质酸碱性。
2
“酸性体质”致癌无依据
对于 “酸性体质导致肿瘤”,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副主任张军一教授也明确表示,这一说法毫无科学根据,把“酸性体质”看作百病之源,更是荒谬。
3
食物不可能影响身体的酸碱值
孟庆义表示,按照化学分类鉴定食物酸碱性的做法确实存在,但有一些人明显是在偷换概念。
-
人体有几大平衡系统,它们可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并且这种平衡的状态不会单纯被食物影响,比如吃酸性食物不会使身体变成酸性。
不少优质蛋白、谷物都被归为了酸性食品,如果人们不敢食用,就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反而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中国营养学会曾澄清:
“食物酸碱平衡论”称,谷类、肉类、鱼和蛋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蔬菜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够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疾病。
事实上,蔬菜水果之所以能预防上述慢性疾病,是因为它们产生的能量低,且富含维生素、矿物元素、膳食纤维等,而不是碱性的作用。
所以,大家在选择食物时不必顾虑食物的酸碱性。
3招帮你避开养生陷阱
这个被批判多年的伪科学理论为何还有人相信?这主要是因为和其他复杂医学知识相比,其比较通俗易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日益重视,但大众识别、利用健康信息的能力还很有限。
针对现状,专家们提出几点建议。
个人不要盲目相信和追捧所谓的神奇养生法
孟庆义提醒大家,在面对无法分辨、无法确定的健康信息时,不要盲目听信。
张军一表示,面对一些看起来很神奇的养生理论,首先要求证,最好选择向权威机构咨询,其次要对健康信息来源进行确认。
媒体要担负起传播科学知识的责任
有些自媒体的健康类文章一味地追求阅读量,罔顾科学依据,制作的题目、内容以“抓人眼球”为目的,这非常容易误导百姓。
有些所谓的“科学发现”“科技成果”没有足够依据,只是简单的推论或猜测,如果随意传播,就会误导广大群众。
对此,孟庆义呼吁媒体要履行社会责任,健康类报道性命攸关,必须科学。
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信息监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及信息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合作审查机制,对健康方面的信息,应加强监督管理、严格审查,从源头上阻止此类养生谣言的传播。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