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凝霜重渐倾欹
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
枝无全叶翠离披
今天17时01分
小雪节气到来
告别了飒爽金秋
我们正在走进
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天
这是冬季第二个节气
“小雪气寒而将雪矣
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此时天气已经渐渐寒冷
但也还未到严冬漫天飞雪时
所以称为小雪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而小雪则成了寒冷开始的标志。
中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在古人看来
小雪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虹藏不见
此时北方地区已不再下雨
雨后彩虹自然也难觅踪影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指的是天空阳气上升
地下寒气下降
天地各正其位
三候闭塞而成冬
大地变得沉静
将万物的活跃藏起
到那时,严冬就到来了
节气的小雪与天气的小雪无必然联系
小雪节气中说的“小雪”与日常天气预报所说的“小雪”意义不同,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而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气象学上把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的降雪称为“小雪”。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看雪,那么你们知道24节气中的小雪节气么?又知道小雪节气习俗么?下面,小编就就小雪节气习俗来列举几个小雪各地的饮食,看看大家都在吃什么吧。
1腌腊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
2吃糍粑:十月朝,糍粑禄禄烧
3晒鱼干:十月豆,肥到不见头
4吃刨汤:杀年猪,迎新年
小雪时节,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空气的湿润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会有所改善。但雪后会出现降温天气,所以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阳光防抑郁
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保暖防感冒
小雪已是初冬季节,天气较为寒冷,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平日可做干浴按摩功,两手掌相互摩擦至热,先在面部按摩64次,用手指自前头顶至后头部…
少辛清内火
这个节气里,室内暖气都开始供暖,外面寒冷,人们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就容易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上火。经常听说周围的人出现口腔溃疡…
养肾按太溪
说到“肾”,那我们该如何养呢?我告诉大家一个既有效又简捷的方法——揉按“太溪穴”。从名字不难看出“太”,就是大的意思,而“溪”就是溪流溪水。顾名思义…
泡脚抗寒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每晚用热水泡脚(患有不适合泡热水的足部疾病者除外),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冬藏进补好食材
不要一说进补就想到补药,在冬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用好日常饮食达到身体补益的效果,比如五谷、五果、五蔬、五畜等,一日三餐的慢补更为有用。
红枣
-
枣味甘性温、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强、滋养全身细胞,是一种药效缓和的强壮剂。红枣可以健脾益胃: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红枣七颗,或与党参、白术共用,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
栗子
-
冬天的食补重点是肾,栗子被称为“肾之果”,具有补肾壮腰、活血化瘀的功能,很适合冬天人体的需要。栗子性温味甘,有补肾强筋、健运脾胃和活血的作用,老年人经常食用栗子可以治疗肾虚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溏烂等症状。
羊肉
-
羊肉在冬季食用对身体更为有益。因为,羊肉所含的热量比牛肉还高,冬天吃羊肉可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因阳气不足而导致的手足不温、畏寒怕冷等症状。羊肉中铁、磷等物质的含量比其他肉类高,适于各类贫血者食用。
“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可见,秋冬进补刚合适。但最适宜进补的节气,一定是小雪。为什么呢?
中医认为,小雪时节养生应注意滋阴潜阳,经过秋和立冬,外露的阳气得以收入体内,此时人体五脏内的气血也是一年中最强的时候。这时候吃补品、补气血、吃肉都能很好地消化吸收,所以是一年中“补虚”的最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