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大雪节气,时值每年公历12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255°时,今年大雪具体为12月7日。大雪节气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应降水的节气。历书载:“斗指甲,斯时积阴为雪,至此粟烈而大,过于小雪,故名大雪也”。大雪节气时,北方可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大地银装素裹的壮观景象,但岭南依然多是天气晴朗,微风送寒。期间广州日均最低温度降至十余度,甚则伴着阴雨天的来临,预示着广州的冬天才真正到来。
此时的岭南虽不是万木凋零,但也是叶落纷纷,蛰虫伏藏,万物趋眠,养精蓄锐,以待来年。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阴气转盛而潜藏于内。
因此,虽然在岭南地区不曾见大雪纷纷之象,但冬日养生之举也当在大雪节气前后开始践行。而大雪节气养生应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以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
早睡晚起待太阳
“养藏”乃冬日起居的主旋律,《素问·四季调神大论》强调“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阳光”,故此时应当比夏日较早入睡,最迟不可晚于子时(晚上11点)睡觉;而早上如条件允许可待天空发白而起,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但所谓“晚起”并非指毫无节制睡到早上8、9点甚者正午后方起。在穿衣方面,要根据气候和环境变化适时添减,以免衣着过少,外感风寒,损伤阳气;衣着过多,腠理打开,阳不得藏。同时也要多晒太阳以壮阳气是全身气机调和畅达。
适时进补滋阴阳
大雪节气饮食调养要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少食生冷,适当进补,有的放矢食用滋阴潜阳之品,以提高人体御寒能力。不过岭南天气尚属温和,羊肉、牛肉、狗肉等大温大热之品仍得慎用,以免燥热伤阴。可多进食鸡肉、鸭肉、精肉、鱼类等。还要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新鲜蔬果以补充维生素。同时可适当多吃些坚果,如花生、核桃、板栗、杏仁等,坚果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产热量多,可益肾壮阳以助驱寒。
强基固本话膏方
膏方本就是药材用水煎煮,滤取药物的煎液,经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或者稠厚的药膏,其主要作用是补虚扶正,改善体质,以调阴阳,益气血,补五脏,助正气为主,兼顾祛邪治疾病。在调治亚健康状态、更年期前期、多种慢性疾病及病后康复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体质偏颇、体弱的人群,及注重调养的健康人群。膏方四季皆可用,但以冬季为最佳,体现“冬藏”之意,对下一年的身体状况有重要影响。故大雪节气之后,随着冬日的日渐寒冷,人们不妨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食膏方以强基固本。
动静结合勿扰阳
冬天是阳气潜藏、养精蓄锐的季节,古籍有言“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劳作汗出,发泄阳气”,因此,不能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功能。大雪节气运动养生应做到动静结合。所谓“动”,并非指过于激烈、大汗淋漓的运动,而是以运动强度适中、微微汗出为佳,可选择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操。而“静”多指行“坐功”,每天清晨,双腿盘坐,头转向左方,两手由体侧提到胸前,手心朝上,两臂随后缓缓落下,头转向正前方,两手臂再重复上述动作。头转向右,动作相同,左右相反,左右各做15 次,然后上下齿相叩,即叩齿36 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 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 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 息而止。
(来源于杨志敏教授主编的《每日一膳·冬令节气养生篇》)
天地人补元汤(3人量)
食材:鸡半只(约750克),天冬15克,熟地黄25克,党参15克,陈皮1瓣,食盐适量。
做法:鸡斩件,洗净备用;把所有食材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温开水,隔水清炖1.5小时,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天冬性寒、味甘苦,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熟地黄性微温、味甘,能补血、滋阴、养肾。党参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三物合用,于天润肺,于地滋肾,于人健脾。人与自然相呼应,同气相求,寓自然养生之道于日常保健中。搭配健脾理气的陈皮,汤品清润可口,又不会过于滋腻,是冬天进补的佳品。
小贴士:口气重、大便臭而黏、小便黄的湿热体质者慎用。
清汤山药牛腩(3人量)
食材:牛腩500克,鲜淮山300克,花椒、八角、食盐适量。
做法:鲜淮山切块,牛腩切块洗净,焯水备用。将牛腩、花椒、八角放入高压锅中,加水焖焗30分钟;在转至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入鲜淮山,煲至鲜淮山熟透,调味即可。
专家点评:上好的牛腩肉质鲜红,带有筋膜,煮后软糯不韧,能养颜美容,是景点的粤菜食材。《医林纂要》记载:“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牛肉搭配补益脾肺的淮山,成就一道健脾肾、养气血、补营养、强免疫的膳食,适合大众人群食用。
小贴士:湿热体质人群可把淮山换成白萝卜。
供稿:治未病中心林嬿钊、谭健成
编辑:朱海媚 责编: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