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笨笨先生
每天上夜班出发前在家照镜子时,
你是不是看到了越来越高的发际线?
不知从何时起,
脱发已成为了90后集体性面临的问题?
近日,一条题为“最小15岁,80后90后已成植发主力军”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视频中上海华山医院的医生说,现在主流治疗脱发的人群是80后、90后,80后已经占到了所有脱发人群的38%,90后也已经占到了36%左右,他们成为了植发的主力军。
网友们纷纷表示:猝死已不是当代90后所担忧的问题,脱发才是。
曾经的90后,喝着最冷的冰饮,吃着最辣的火锅,不屑地看着爸妈转发的朋友圈养生文;然而现在,不少90后身上出现了中年才会有的危机,脱发是最普遍的问题,然后一种独特的“养生”文化渐渐生起:泡着枸杞喝啤酒,吃完火锅吃胃药,用最贵的护肤品来熬最深的夜……
网络上盘点过最容易“秃”的几大专业,除了物理、化学、计算机,医学也是遥遥领先,面对上不完的夜班、收不完的病人,头发再多也无法阻止脱发的步伐,真是“一入医学深似海,从此头发是路人”。
90后医生最大的恐惧,也从“第一批90后医生已经晚婚晚育”变成了“第一批90后医生开始秃了”,本该是考虑脱单、脱贫的美好年纪,却仍要发着“熬夜容易脱发”的愁,熬着无休止的夜。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淑霞也曾经解释过,脱发虽然分很多种类,但从整体来看,由精神压力大而产生的焦虑等情绪,才是目前年轻人脱发的最主要原因。
严峻的医患环境,搞不懂的职称制度,不合理的工作时间……任何一点都能让我们产生“焦虑”,又怎能不“秃”?
“自从学医后,负面新闻便接踵而来。”这是一个刚毕业没几年的医学生发自内心的无奈感慨。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个个的伤医事件,一个个医生去世的消息,便在医疗界不断地被“刷屏”,离开我们的医生名单越来越长,我们那颗从医的初心被越伤越深……
就在刚刚过去的几天内,一个护士被伤,一个医生猝死。
11月27日,陕西汉中市友好医院一楼大厅,一名男子持刀捅伤女护士,现场鲜血流了一地,随后该男子被保安控制。女护士面颈部和手臂一共十几处刀伤,仅仅清创缝合就用了6小时之久,目前正在住院治疗,情绪很不稳定,父母一直陪护在她身边。警方称男子疑似精神病患者,正在做相关鉴定。
11月30日,粤西当前著名的儿科医生谭建新因过度劳累突然离世,年仅52岁。两天前,他还对同事说:我血压有点高了,有时也会感到胸闷、头晕,还有桥本氏甲状腺炎,抗体很高。同事劝说他做个心脏造影检查,他表示等有空吧。却没想到如今突然离世,抢救了8个多小时依然没有将谭主任拉回来。
一次次的悲伤事件让医患矛盾骤然升级,让本已脆弱的医患关系一步步地陷入僵局,本应是病患的“天使”,如今却成为了暴力相向的对象,实在是可悲!
医生和护士不应该是社会矛盾的出气筒,当一种职业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的时候,谁还会再待下去?当无人从医时,大家的健康又有谁来保障?
钟南山教授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还是体制问题,以及30多年的医疗市场化。那么,30年形成的医疗环境,又需要多少年来进行改善呢?遥遥无期……
这样严峻的工作环境让我们每天坐如针毡,时时刻刻提防着每一位患者和家属,并且这种状态不是间断性的,而是持续性的,长期下去,又怎能会不“焦虑”?
本以为在医学院校毕业后就躲过了“生理生化”的侵蚀,逃过了“内外妇儿”的折磨,但没有想到,还有一批如“僵尸”般的考核正向我们袭来。
很多医院在医生职称评审中出现了重学历轻实践、重考试轻能力的倾向,有的硕士学位的可以晋升为主治医师,有的博士学位的可申请副主任医师。除了这些,医护人员为了晋升,还得去应付外语、计算机等名目繁多的考核项目。
急于评定职称,因没那么多时间准备考试而成绩不合适,在这期间便出现了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利用非法手段赚取不法之财,还记得三年前那个被骗取260多万的护士吗?
这名护士参加了全国卫生系统的主管护师资格考试,但成绩公布后,她有一门不合格,生性要强的她想起了考试前邮箱里收到过一些宣称可以帮忙修改分数的邮件,便尝试着联系了其中一个。
于是,听信对方一次又一次的谎言与恐吓,不惜通过高利贷借钱。深陷骗局的她,不断想办法筹钱几乎成了生活的全部,两年多的时间,被骗取了足足有260多万。
直到最后,她才悔悟当初自己的无知:我是真的以为自己出事了,怕家里和单位知道,怕丢了工作还要坐牢,而且我儿子还小,就这样相信他了……
其实像这名护士被骗的还有很多,不止是因为职称考试的不合格,还有的因为各种论文不通过,一次次被骗的背后却是医护人员面对职称与临床能力不对等的无奈。
在曾经一项名为“中国式医生职称评审制度是否合理”的调查中,一周时间内3836名医务工作者参与调查,9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式医生职称评审制度不合理,医生们普遍希望国内的职称评审制度能有所改进,让自己能专心为患者服务,更好地用心于自己的工作。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更倾向于医师职称晋升制度的改革朝多样化、灵活运用的方向发展,如果有朝一日能改变这种“一刀切”的制度,可能真正有实力的医生才能实现作为一名“医生”的真正意义。
法定工作时间为每天8个小时,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根本不可能,连轴转、24小时值班已经成了我们的常态。
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近半数医生每周至少要上一个夜班,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约有两成医生甚至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在这么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数十例医生猝死的消息,但我们每次感慨完后,仍要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救死扶伤”的工作中,因为在这种医生短缺的医疗环境下,我们无力改变。
有人会问:“救死扶伤”的医生难道不懂得自我保护吗?
其实我们也是迫不得已,不是我们不懂得自我保护和调节,工作负荷大、连轴转、手术风险大等因素都让医生注意力聚焦在了工作上,很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
如果刚刚去世的谭医生,早一些利用给别人看病的时间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那个年仅只有52岁的他就不会早早地离开我们,就不会只给我们留下了那一句“凄凉”的话——等有空吧。
可怜可悲可叹的人生很短暂,我们输不起,患者更输不起,只希望有关部门真真切切地觉察到其中的利弊,从“为医生、为广大老百姓的身心健康着想”的角度出发,完善出更加符合中国民情的医疗制度。
最后,一图判断医生的业务水平,您属于哪一个呢?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5x4U8rwZP2DhGQv-VuXm0g
2.https://mp.weixin.qq.com/s/msnr1-oijvXy0pmfbGs3NA
近期热门文章:
点击上方蓝色标题,阅读精选文章!
福利
回复『资料』
到医药生
即可下载
15G医药大学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