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小说 · 十字路口

1


百年名校汉东大学坐落在省会京州,校园建筑风格古朴,唯独校门内右侧角落里的二层小楼颇具时尚风格。这也是近年来相应国家“双创”号召,翻修新建成的创业咖啡馆,希望助力校内科研成果转化。奈何两三年了,人气总是不算太旺。


汉东大学生科院的排名如今稳居全国前6,不过相较而言,这小小的咖啡馆,日常里倒是化学、物理和工科院系PI过来得更加频繁。然而青年千人吴方教授今天的光临似乎打破了这样的惯例。


吴教授40出头,早年毕业于北方名校生物系,后赴美国藤校大牛门下,专攻天然免疫。不同于北美生物科研圈的多数华裔同仁,吴方毕业后选择到了明星生物技术公司FabGene做了3年博后。


受邀回国数年,吴教授实验室已经成果卓著,今年更是找到一个I-O新靶点,文章刚修改完毕准备投出。高层和校方对“双创”的鼓励不绝于耳,也使吴教授踌躇满志,考虑是否像当年藤校的诸多教授那样,做个Biotech公司。但真要着手开始却是感觉千头万绪,资金、运营、专利等等全然一片陌生,尤其是媒体高频出现的资本寒冬更令他举棋不定。到底该不该干,怎么干,一时也没了主意。幸好昔日FabGene的好友Peter王博士,听闻早两年已经做了一家知名创新药公司的CSO。近日得空,决定邀来创业咖啡屋一叙,听听建议。

 

吴教授悄悄走入咖啡馆深处,发现Peter已经在坐角落,双手端着美式,盯着MacBook屏幕愣神。


“来挺早啊,CSO今天这么闲?”吴教授笑着迎上去,招手要了一杯卡布奇诺坐下。


“还好,最近弄点自己的事情。” Peter回过神,抬头打了个招呼,合上电脑塞进包里。


吴教授见Peter笑得勉强,打趣道:“你们对外披露那么多新靶点要跟进,Lead都出来了?要不怎么说你们做化学的都比我们做生物的快呢,你到藤校比我晚,结果我文章还没出来,你都毕业了,去FabGen比我都早。”


“哎……”Peter轻声叹了口气:“大环境不好,日子难过啊”。


吴教授心头一紧:“莫不是,都在传闻的资本寒冬?但怎么连你们这样的明星公司会也受影响。”


Peter苦笑:“没办法。Burning rate太高,老大又不focus,项目老换,总想follow大公司最新研究,进度没想象得顺,两年了,最快的项目才到长毒。钱烧得差不多了,今年行情差,融资难,我们前期估值又太高,现在搞得大家都没信心了,走了好多人,我都恨不得想回诺瓦研究院了。”


“新闻不是说你们融了两三个亿吗?”


 “哪有那么容易?说是两三个亿,总共到账才一半多点。我算是发现了,国内土豪都是谈项目、签协议大方,打钱时就是各种拖延,尤其房地产的钱不靠谱。之前就劝老大,他又不听哎。。。算了,不说了,看看你的项目。怎么,之前是说,你也想出来做个药?”


吴教授赶紧打开Dell笔记本,翻开PPT:“找了个肿瘤免疫的新靶点,还挺有意思,文章弄得差不多了。工业界待过的,你知道,总有点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搞出个药。再说这几年也算弄了几篇不错的文章,tenure算是没问题了,也方便腾出精力做点别的。”


一听到新靶点,Peter眼前一亮:“来来,给我看看。”边说边把椅子挪了挪凑过来


吴教授把笔记本调了个方向:“你知道我以前做天然免疫,回国后自己建实验室,还是做那个通路在肿瘤免疫里的机制,后来发现上游一个蛋白,在肿瘤微环境里有免疫抑制作用,然后做了相关机制研究和验证。数据都在这里,生化、细胞、动物模型。病人样本跟402医院合作的。”

Peter边翻数据边啧啧:“不错不错,工作做得真漂亮,很全了,我应该早点过来找你啊。”


类似称赞吴教授已不是首次听到,不过来自工业界同仁的表扬仍然让他颇为开心。突然听到Peter惊叹:“你居然还筛了化合物做了验证,汉大经费还真充裕,数据看起来也很棒啊。”


吴教授接话:“是个老药,不是抗肿瘤的,但适用剂量更低,安全性没问题,在这个靶点数据也还行。我申请了适应症专利,文章已经接受了,这两天最后改完就发出去。你参谋参谋,要是想用这个做药的话,有机会进一步往下推吗?”


Peter没搭话,继续看数据,吴教授也不再打搅,一旁静静地喝着咖啡,不时划划手机。


Peter沉吟一阵,抬头:“你的这个新靶点,机制验相当不错,比你以前在FabGene那个靶点做得都漂亮。不过专利的话,适应症不好保护,尤其在国内。”


顿了一下,Peter又看着吴教授:“真有想法的话,我帮你看看有没有优化的空间,最好弄个新化合物再往下做。”


吴教授想了想,点头表示赞同。


又犹豫了几秒钟,吴教授小心翼翼地问:“那现在,这个东西,有机会弄个公司往下推吗?”


Peter听到这话,想了想,扣上笔记本:“从数据看,靶点我觉得有机会。如果能有新化合物,肯定是个first in class,但是吧。。。今年行情不比前两年,可能有点麻烦,连我们现在都不好做。你从零开始,估计难度不小。”


吴教授听到这话,神情不免有些失落。


见此情景,Peter连忙又打气:“也别那么灰心,试试嘛。这样吧,我介绍几个投资人给你,先聊聊,听听他们的想法再说。


吴教授觉得有些新鲜:“好呀。不过你可得介绍靠谱的给我啊。”


Peter伸了个懒腰:“那肯定啊,再说今年这样,不靠谱的估计也没钱了。”


2

 

吴教授的办公室不大,就在汉大生科院自己实验室的对面。


“刘总,你好,幸会”,吴教授起身迎接刚进门的这位投资人,一只手与对方握在一起,眼睛却看着另一只手上接过来的名片。


DHV Venture,VP。他看了看,转身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从旁边的饮水机接了一杯水,边寒暄边递过去。


这位刘总已经是他见的第三家机构的投资人了,都是Peter介绍过来。前两家都是国内机构,名字相对陌生。DHV这家美元基金倒是有耳闻,应该是自己之前在美国听过,好像投新兴Biotech为数不少,但是直接打交道也是头一遭。


前两位接触下来,态度都比较客气,给吴教授的感觉却不乐观。第一个显然专业度不足,也明确他们更倾向医疗器械和服务,对创新药的兴趣一般。第二个倒是能聊得上来,但是到后来也表示项目阶段还太早,内部通过难度比较大。吴教授也试探地问最近的投资环境,两位都有些顾左右而言他。


两番接触,吴教授不免有些意兴阑珊。若不是DHV Venture名声在外,风评较好,而且对面这位VP又主动发了邮件,他都恨不得想打退堂鼓了:老老实实做个PI就好,那么多有意思的课题可以做,也不缺经费,折腾做哪门子公司?


吴教授已打定主意,倘若今天这位还是跟此前的反馈差不多,自己就先把做公司的想法放下,近期暂不考虑了。


刘总自报家门介绍了基金情况,吴教授点点头。其实他也听得一知半解,不过提到的DHV国内两家被投企业,他倒不陌生,都是肿瘤免疫领域这两年国内的新兴生物技术公司,其中之一的创始人科学家还跟他在今年的肿瘤年会上有过深入交流。对他们的工作和团队,吴教授都颇为欣赏。


“原来这俩都是他们投的,有点意思。” 吴教授暗自赞许:“要不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刘总点点头。


吴教授转身打开PPT,刘总也往近挪了下,打开手上的笔记本,边听边记。


项目内容吴教授已经驾轻就熟,闭着眼睛都能介绍。整个过程中,他倒是更有有兴趣观察对面这位投资人的反应。他发现这位投资人的专业基础比他想象得得更好,关于新机制研究的几个问题都问得比较到位,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你是什么专业的啊?” 吴教授介绍完毕,好奇地问了一句。刘总笑了,说自己也是生物学博士,中科院某所。他“哦”了一声,想起来自己去年还去那边做过一个seminar,氛围还不错。


“接下来,如果我们想用这个新专利做个药,你有什么建议吗?”吴教授意味深长地盯着刘总问了一句。内心深处,他既想听听反馈,也是借此想颠颠这位科班出身投资人的斤两。


刘总微微摇了摇头:“从经验看,如果只是适应症专利,商业价值可能比较有限。比如未来会有临床使用中,很难控制临床off label等情况。这样的项目,到后期退出,或者license给大药厂,他们可能都不会太大兴趣。这种策略不适合创新药研发公司来做。”


吴教授笑了笑。这个反馈其实他在跟Peter交流后,已然接受,今天只是想再印证一下。


刘总问试探道:“既然靶点明确,您这边是否可能,找合作者重新筛个小分子,或者单抗?跟CRO聊过吗?”


吴教授摆了摆手:“我们的文章也是差不多最近才弄完,刚有精力开始考虑这些。学校这几年开始,倒是一直在鼓励我们做些转化的工作,但是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刘总点点头:“坦率的说,大学和科研院所常有这种情况,研究工作做得很漂亮,许多也有很好的转化潜力,但是想真正做公司,挑战还比较大。汉东创业园区那边,我们去看过几个汉大教授做的公司,项目进度都不快。”


吴教授对此亦有耳闻。最近他也打听了汉大生科院和其他院系的教授创业情况,确实如此。不过听到刘总提及京州创业园,倒是令他心念一动。上次园区领导来学院介绍情况和招商项目,依稀记得政府扶持力度颇为诱人。尤其顶着汉东大学的金字招牌,似乎随便一申请,就是几百万的省级和市级政府补助,这还不算国资基金的投资。


至于刘总提到的院里,包括某院士在内的几位老先生在创业园的项目,吴教授也不陌生。在申请专利前,他就暗暗做过比较,自认无论是项目的科学和潜力,或是自身能力,乃至工业界经验,自信绝不在那几位之下。


“他们那些项目都能拿几百万,如果是我。。。”吴教授暗自忖度。


聊到最后,刘总表示,对于吴教授的项目,研究和潜力他都比较认可,认为也有转化机会。如果意向明确,可再进一步沟通。吴教授听得出来,刘总的反馈虽然有所保留,但也并不完全是客套。


看来挑战不小,但是机会也不是完全没有,要不再考察一下?


送走刘总,转身回到办公室,吴教授开始在抽屉里的那叠名片中,翻找创业园管委会的联系信息。

 

3


京州创业园离市区颇有些距离,吴教授开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车才到。环境确实不错,天高云淡,绿树成荫。园区的规划比较整齐,既有大药厂带LOGO的独栋别墅,也有新兴公司聚集的孵化器,尤其还有各家知名或不知名的CRO,一眼望去几乎能看到整个新药产业链。


“看起来是个做事情的地方,以前还没注意。”浓厚的产业氛围看得他颇有些兴奋,甚至略有些懊悔没有早点过来瞧瞧。


“吴老师这边请,欢迎欢迎。”园区管委会负责招商的张经理笑容可掬地迎了上来。“我也是汉东生科院校友,比您小几届,算起来还是您学弟。”吴教授对此并不意外,京州创业园专业度在全国都名声在外,招商官员有科班背景不奇怪。


张经理带着他在整个孵化器逛了一圈,悉心介绍了园区的硬件平台和扶持政策,从大型仪器中心到动物房,各类平台一应俱全,硬件比之汉大毫不逊色,令他颇为心动。


两人又走访了几家落户在园区的小型研发公司。能够感受到,他们对园区服务十分满意。不过对这几个项目的水平,吴教授内心颇不以为然,他自负履历、经验和项目潜力都在这些之上。


“如果我来做,肯定比他们更好”,他暗自思量。


路过两家公司,吴教授注意门口简介中熟悉的名字,都是汉大生科院老先生创立的公司。他向里面探了一眼,比较冷清。两位创始人都不在,几个稚嫩的面孔,也是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而不是实验室。


“要不再到我们会客室坐坐,看看您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张经理礼貌问道。吴教授点点头。


回到会客室,秘书端来两杯咖啡。吴教授也大致描述了自己的项目,并询问了园区和政府扶持政策的情况,对于自己能够申请到的资助,基本心中有数了。


“都说现在是资本寒冬,你们怎么看这个情况,对园区企业有影响吗?”吴教授狡猾地突袭了一下张经理。


张经理愣了一下神,显然没想到会突然被问到这个问题,“还好吧,我们园区自己有扶持政策,汉东省和京州市一些基金在这里都有办公室,感觉还是比较活跃的。”


他又努力想了想:“要说影响的话,有几家之前坚持估值比较高的公司,确实现在还没融到资。另外北京上海这些地方的基金,这几个月好像来得倒是少了些。”


这个回答并不太令吴教授满意,不过似乎也没有更好的答案了,于是他又把话题转回到项目上面:“我要是现在过来做个公司,你们觉得有机会吗?”


张经理松了口气:“我刚才算了一下,以您现在的条件,仅从园区这边,拿个大几百万资助应该基本没问题的,再加上省市基金的话,能有个一两千万,项目启动问题不大。”


吴教授没作声。现在对于启动资金,他还是有信心的,但是现在他希望考虑更多。


“你们园区这么多公司,诸如刚才我们看的这几个,包括汉大生科院教授的PI做的公司,有些做得挺好,有些好像就很萧条,你觉得主要差别在哪里呢?”吴教授确实很想了解这个问题。


“Good question。” 张经理眼前一亮,“我想想怎么回答您。”


 “我们园区角度来看,一方面希望有足够多的活跃公司,另一方面,更希望其中能涌现出几个真正成长壮大的好公司。这几年,公司起步普遍都不太差钱,政府和基金都有足够的钱投过来,尤其落在我们园区的。当然,项目质量确实有参差不齐的问题,但是这也正常,而且其中有好科学的项目不在少数。不仅我们这么认为,请来的外部评审专家也是这个意见。”


张经理顿了顿:“有些公司起步很好,但是到后来不太顺,我感觉主要还是公司运营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有工业界经验、尤其是头部公司经历的创始人并不多。”


吴教授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运营公司和运营实验室差别还是挺大的。我们见到的,做得好的公司,一般都还是需要在工业界经验丰富的人才来参与,和教授分工配合。在公司做过药的人,能够全职管理公司,也知道研发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项目推进更有效率,不耽误,还能跟投资人沟通更好。这样的创始团队也能让投资人放心。不过话说回来,现如今,好的CEO可能比好的科学家更稀缺。”


闻听此言,吴教授若有所思。

 

驱车返程,从远郊回到汉大,已是夜幕降临。整个生科院大楼静悄悄地,尽管实验室大多还亮着灯。吴教授盯着没开机的电脑屏幕,静静地出神,思索近几天见闻,考虑是否需要最后抉择。


他拿出手机,点开微信,缓缓地划到刘总的名字。刚打了几个字,想了想,又删掉,退出了微信。接着,打开手机通讯录,他翻到了Peter的手机号码。



更多医药小说推荐: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