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秋乏,秋季很容易感到困倦,但不少人还是延续夏天的“夜猫子”习惯,熬到很晚才睡觉。
中医上讲“秋养肺”,其中最关键的方法是早睡早起,早睡能够顺应阴精之收藏,早起能够使肺气得以舒展。既避免了阳气外泄,又调养了阴气。
有人说,秋风是一年四季中,最有“营养”的风。秋高气爽,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所以秋风最清新,适合我们进行“空气浴”。清晨和周末,最好到山林、公园做几次深呼吸,可达到保健功效。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
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中秋,暑热尚未退尽,寒冷尚未到来,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用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然而,“秋冻”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则应及时增减衣服。“适温”最重要。尤其在关节、腰部、咽喉、颈部等地方需要做好保暖工作。
进入中秋,夏天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但这个时节人的肠胃功能比较弱,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肠胃功能。
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和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早餐。
医生提醒,调理保养身体应该从秋天开始,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能增强抵抗力。
中秋后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经常吹空调、吹风扇,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等,要少受“冷刺激”。
天气渐凉,肚脐部位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要及时增添衣物。
睡觉时盖好腹部,关好门窗。
饭后两小时,可以做些休闲运动,如快走、慢跑、跳操、瑜伽等。适度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帮助。
秋天第一菜是莲藕,第一补是山药,第一粥是百合粥,第一果是梨。其实这些都是有利于防止秋燥的食物。秋日饮食应保持清淡,才能避免秋燥之气伤肺。多喝点水和多吃点酸味食物,更能润肺生津、养阴清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