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医疗器械行业周报第十七期

20141208日至1212

医疗器械行业周报第十七期


行情信息

一、本周A股医疗器械行业涨跌和换手率前五名情况


本周A股申万医疗器械行业板块20家个股既上周涨幅回调后,继续小幅下跌。跌幅为1.4%。其中冠昊生物、华润万东、楚天科技、乐普和医疗和尚荣医疗位于跌幅前五名。千山药机和山东药玻处于停牌状态。

博晖创新、迪瑞医疗、戴维医疗、楚天科技和凯利泰凯利泰处换手率前5位。具体情况如下

1-1 20141208-1212日医疗器械行业20家股票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


1-1 申万医疗器械行业板块个股换手率前5


资料来源:Wind


二、板块走势情况


本周整个大盘整体呈上涨态势,沪深300指数涨幅为4.53%,比上周涨幅增速有所减缓。医药生物本周上涨0.63%,与上周基本持平。在29个一级行业中,医药生物板块涨跌幅排在第22位,比上这周下跌位。但在医药生物所有子行业中,医药商业涨幅最大,为3.38%。

随着今年医药的滞涨和大盘的大涨,目前医药板块相对大盘的估值溢价率比年初已经大幅降低,但绝对估值仍处于最近两年的高位。医药板块的估值上行周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明年估值下行压力较大。从行业增速看,今年医药工业的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预计分别为13%和12%左右,而最近五年的增速高值分别为26%和32%。医药工业的利润率同样出现了下滑。在药品收入占比下滑的大背景下,预计明年的医药工业增速可能会继续放缓。


2-120141208-1212日各版块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


2-220141208-1212日医药子版块涨幅



三、本周A股医疗器械行业个股涨跌和换手率明细


表3-1 2014年12月08日-12月12日医疗器械行业个股涨跌和换手率明细

资料来源:Wind


本周大事记


(一) 中国平安大手笔进军移动医疗


中国平安推出一款主打在线问诊的“平安健康管家”手机应用程序,与市场上同类软件“留言——等待——回复”的咨询交互模式不同,用户在“平安健康管家”提问后不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等待,就可以与在线的医生展开一对一的实时对话,而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日前,中国平安旗下互联网板块的重要成员——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推出一款主打在线问诊的“平安健康管家”手机应用程序(APP)在各大应用市场上架,并开始邀请用户进行内测。这款APP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专科医生线上医疗咨询服务。

与市场上同类软件“留言——等待——回复”的咨询交互模式不同,用户在“平安健康管家”提问后不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等待,就可以与在线的医生展开一对一的实时对话,而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这款APP如何实现接近实时的在线咨询呢?平安健康在产品端搭建了一个由各类专科医生组成的平安医学咨询平台,全职雇佣医护人员来为用户服务,而非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外部医生兼职签约提供医疗咨询的模式,用户的提问因此得以获得最快的响应。

也正因为如此,“平安健康管家”无需像市场上其他在线问诊APP,通过向用户收费来补贴医生。“移动互联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推广应最大限度地受惠于民,降低大家在看病问题上的医疗成本。”平安健康内部人士称。目前,平安健康医学咨询平台目前已上线全科、内科、儿科、妇科、骨科等10多个科室,全职在编专业医生300人,计划2015年底达到1000人。

“未来的目标是聘请全职医生1000人,全天候不间断向用户提供各类疾病的在线医疗咨询。”该内部人士强调,平安健康全职医生的背景都经过严格筛选,受过正规医科大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并且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同时,平安通过聘请全国顶尖的各专科学科带头人作为医学科学家,定期为医生团队组织医术培训,并对用户提出的疑难问题做专业上的把关。此外,所有“平安健康管家”平台提供的线上医疗咨询服务均由平安产险承保,确保出现医患纠纷时用户的实际损失可获得补偿。

除了自建千人医生队伍,平安健康还签约了近500位北上广知名三甲医院副主任以上专家,他们将入驻线上问诊大厅的“名医工作室”,定期排班接受用户咨询。目前已有近100位名医登陆平安健康管家平台开设诊室,接受用户的在线咨询预约。如果在线咨询不能解决用户的问题,所有签约名医都承诺提供门诊加号、手术主刀的额外服务,当用户有线下门诊的实际需求时,可以通过在线咨询拿到门诊加号,需要手术的患者,名医承诺优先主刀。

医生全职、实时交互、专家背书、保险托底,这就是平安健康管家线上轻问诊的全新玩法。

移动医疗市场资深观察家指出,此次中国平安后发制人,携一款APP进入移动医疗市场,与依托支付宝筹划“未来医院”的阿里巴巴和今年先后投资了丁香园及挂号网的腾讯正面交锋,这也预示着随着巨头们的蜂拥而至,移动医疗的战局已呈现白热化。中国平安虽然不是最先进入市场的玩家,但在资源的投入与整合能力以及布局健康产业的经验上均胜出主要竞争对手一筹,相信随着“平安健康管家”用户的积累,在线轻问诊领域的势力格局将被再度改写。未来移动医疗市场的竞争有望正式进入PAT(平安-阿里巴巴-腾讯)时代。


(二) 亚洲医疗器械市场酝酿新变化

亚洲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过去20年,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国民经济长足发展,一些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也飞速发展,使得亚洲医疗器械市场迅速发展成为全球主要医疗器械市场之一。很多分析人士都指出,随着亚洲主要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亚洲医疗器械产业和市场有巨大增长空间。那么,亚洲国家医疗器械行业在监管、采购、价格、研发方面会出现什么新趋势呢?让我们来看一看近期国外专业媒体的预测和分析。


行业发展


预测一:集中采购常态化

据国外专业媒体分析,未来亚洲国家的医疗器械政府集中招标采购活动将更加常态化。目前,印度、孟加拉国等人口总数过亿的亚洲人口大国,其公立医院所需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主要是通过政府招标采购。未来招标采购的常态化,将促使医疗器械价格进一步降低。国外分析人士指出,该趋势对日、韩、新加坡等人力成本较高国家的厂商来说尤其不利。


预测二:提升进口监管要求

据西方媒体预测,中国、印度、印尼、孟加拉国等亚洲人口大国今后将进一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进口医疗器械监管措施,执行更为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以消除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这将大大推动进口产品质量提升,同时也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


预测三:同质化竞争加剧

亚洲医疗器械厂商众多,产品同质化现象很普遍。目前,一次性医疗器械、医用导管、手术器械、医院病床、轮椅等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甚至CT机、B超仪等中高端成像诊断设备领域,均存在产品同质化现象。西方媒体分析指出,随着亚洲厂商之间技术差距逐渐缩小,今后亚洲医疗器械产业的产品同质化现象将进一步加剧。因此,今后厂商在开发新品时一定要做好深度市场调研,以免因产品同质化加剧而造成出口恶性竞争。


预测四:私立医院带动需求

据西方经济学家预测,今后10年,民间资本将大举进入亚洲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目前,日本、新加坡和韩国虽然经济较为发达,但是其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仍然是公立医院。中国内地、印度、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体系也是以公立医院为主。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较早的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私立医院占到当地医院总量的65%左右。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特别是很多国家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今后亚洲国家医疗卫生体系中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私立医院,而这些收费较高、更加注重服务质量的私立医院必然会采购大量新型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这将推动亚洲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迅速增长。


产品研发

需求一:零缺陷

不久前,设在印度孟买市的《亚洲医院管理杂志》对多个亚洲国家医院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询问当地医院迫切需要哪些医疗器械,以及对一些医疗器械产品的看法。

据报道,过去几年,亚洲医疗器械产品总销量每年上升10%~15%,这与亚洲主要国家人口老龄化有很大关系。其中,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人工关节等植入性医疗器械销量增幅惊人。一些医院管理者就此指出,医疗器械产品尤其是植入性高风险产品必须是“零缺陷”产品。因为这些产品被植入人体后,一旦出现故障将直接危及生命。此外,目前销量极大的家用电子医疗器械产品(如电子血压计、电子血糖仪等),也应该是“零缺陷”产品,否则医患很可能受到仪器数值误导而延误治疗。


需求二:小型化

一些医院管理者表示,在介入治疗等微创医疗手段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关于医疗器械小型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数码技术的日趋成熟,为小型化医疗器械发展奠定了基础。典型的医疗器械小型化的例子有可吞服胶囊型消化道内窥镜;可戴在手腕上,能测量血糖、血压和心率等多项重要生命体征参数的手镯型多功能电子诊断仪器;可固定在T桖衫内的心电图仪;袖珍电子血糖仪、血氧饱和度仪;手持式B超仪等。这些器械因体积小巧、方便携带和使用,颇受医患和普通消费者欢迎。


需求三:产品升级

一些医务人员指出,世界各国迅速普及的局域网(LAN)、WiFi等网络技术,为电子医疗产品升级提供了平台,也为健康管理提供了极大方便。现在,人们即使身处医院之外,也能轻松地将一些生命体征监测仪器的数据(如心率、呼吸、血压等)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医生的电脑中,使医护人员能实时掌握个体健康情况。此外,对于医院和诊所常用的B超诊断仪,只需花费很少的钱,在设备中安装一只芯片,就可实现B超诊断结果的院内无线传输,使医生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进行诊断,从而大大节省诊疗时间。人工耳蜗、助听器也存在很大升级空间,从而使听障人士获得更好的听力范围,大大改善使用者的生活质量。


需求四:长寿电池

一些医院管理人员表示,现在,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助听器等很多电子医疗器械都要用到电池,然而不少电池产品存在供电时间短的问题,因此,患者必须经常更换电池,非常麻烦。

据报道,欧美发达国家已开发出使用时间达10年之久的长寿充电电池,它可省去经常换电池的麻烦。更令人鼓舞的好消息是,欧洲一家公司开发出一种“生命热源电池”。它的巧妙之处在于能够采集人体散发的热量作为能源,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进电池,供医疗器械使用。这种体积极小的新型电池非常适用于可穿戴医疗器械产品。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