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ISHRD2016】陈鲁原:我国高血压防治现状与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编者按:在2016年中国高血压年会暨第18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的陈鲁原教授在开幕式及全体大会上介绍介绍了我国高血压防治的现状和进展,并在高血压指南修订热点专场上解读了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国际循环》随后对陈教授进行了深入采访。




陈鲁原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教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委。




国际循环:2016年中国高血压年会与第18届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开,请您介绍一下中国高血压年会。

  陈鲁原教授:中国高血压年会举办的基础是一年一届的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至2016年已是第18届,本次大会是由中国高血压届的前辈刘力生教授主持举办。现在还保留着“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的名称是因为很多海外学者及专家对“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这个国际会议比较了解,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不会再提“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了,就像欧洲高血压年会,并没有很多其他名称。国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举办单位原来是中国高血压联盟承担,改为联会后举办单位扩大,主要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等联合举办。大会在努力地把全国的、各种不同的高血压学术会议统一为一个大会,这样也便于大家节省时间,集中精力到学术上去。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还没办法做到完全统一的全国性高血压学术会议。  



国际循环:作为本次会议举办的东道主,在会议筹备过程中您带领团队进行了充分细致的准备,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次大会的安排和进展情况?

  陈鲁原教授大会在内容方面涵盖了基础和临床、预防和治疗等多个领域;高血压专业特点鲜明,分会场及专题众多。有人以为高血压研究就是降压治疗,其实远非如此。高血压领域还包括了高血压的基础研究、基因组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高血压与其他疾病的关系;单就临床而言,除了降压治疗,还包括血压的测量及测量技术的发展、高血压人群的管理;即便是降压治疗,也涉及了特殊人群的血压目标值、血压控制的流程及其改进、联合用药等,高质量降压包括清晨高血压、24小时的血压控制、夜间高血压以及血压波动(如波动参数及意义)等。此外,在会议规模上,本次高血压年会参会人数预计可达到2500人。   



国际循环:一直以来我国都是高血压大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不容乐观。请问目前我国的高血防治现状如何?面临着哪些问题和挑战?

  陈鲁原教授高血压防治主要从三个方面。第一,最关键的是由政府管理高血压人群。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3亿,纳入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已达8600万,血压控制率在27%以上;其他形式的管理,如档案管理、长期随访等,也显著提高了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对于知晓率约50%、治疗率约40%来说,14%~17%的全国高血压控制率已是可观,但与美国(>50%)、加拿大(>60%)等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


  第二,指南的制定和宣传。要管理就要有指南作为武器。这些年来,我国针对高血压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南,这些指南包括高血压防治指南(5~6年再版一次)、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针对基层医院)、血压测量指南以及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等。社会现存在很多对高血压认识和治疗的误区,而医生的本职工作是看病治病,所以宣传教育的工作还是要依靠慢性病管理的工作人员。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将减少大医院的门诊量,使大医院的医生也能够到基层去进行指导和宣传。

  第三,有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像“世界高血压日”、“中国高血压日”等,都是很好的宣教活动,这种宣教需要政府、新闻媒体、企业、学术团体、医院和医生本人共同配合进行。但现在有的部门对此还不够重视,有些企业和媒体对基层指南的宣传教育也不够热心,而且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兼顾本职工作和其他社会活动,这样使得关于高血压的普及面远远不够,很难深入到广泛的基层,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国际循环:利尿剂是各大指南推荐的高血压治疗一线药物之一,但近年来利尿剂在临床的应用率并不高,原因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利尿剂在高血治疗中的地位?

  陈鲁原教授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是老生常谈,但长期以来仍得不到解决。在国内外各大指南中都把利尿剂列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线降压药物之一,但利尿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物一直被人忽视,目前这种状况也仍未改善。其症结在于:一是我们对利尿剂缺乏正确的认识,比如其降压机制、不良反应的程度等;二是利尿剂的不良反应被妖魔化,使广大医生不愿意使用利尿剂治疗高血压,这也是最主要的一点。以前所说的高血钾、高尿酸、血脂紊乱、糖代谢紊乱等是在使用中、高剂量利尿剂且尚未有新型利尿剂的情况下,而现今使用的是小剂量、新型利尿剂,新型利尿剂的特点之一就是减少了不良反应。即便如此,二十年来对利尿剂的误解依然存在,而且往往迷信利尿剂不良反应的医生通常自己不会使用利尿剂,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即不用利尿剂是因为顾忌其不良反应,而因为迷信其不良反应更不会使用利尿剂。



  低剂量的,特别是利尿剂和ARB、ACEI等阻断RAS系统药物的联用可以使不良反应减少。指南中不会提倡单独使用中等剂量以上的利尿剂来治疗高血压,而是主张低剂量的利尿剂,特别是低剂量的利尿剂联合阻断RAS系统的药物进行高血压治疗。即使利尿剂确实存在不良反应,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权衡利弊,如果降压的获益远远超过其不良反应,临床上没有理由不使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是不存在的。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