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CHEN
2016年9月下旬,在青岛举办了《中国药品流通行业信息工作年会》。大会期间发布了《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蓝皮书指出: 2015年我国药品流通市场和药品零售市场增速进一步放缓。2015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16613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较2014年下降5%,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下降6.4%。药品零售市场销售3323亿元,增幅由2014年的9.1%降至8.6%,低于“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4.5个百分点。在这一形势下,医药流通行业需要应时而变。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医改也步入了关键年份;在2016年实行的“营改增”、“两票制”、合规整治和仿制药品一致性评价的多重政策下,医药行业迎来了大幅度洗牌,政策上引导并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规模运行,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流通环节被优化,不仅提高药品流通效率,也降低整体物流费用率,对药品流通企业的物流服务提出更高需求。
在医改大环境下,医药流通行业需找准定位,不但要承担保证药品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便利的传统功能,还要肩负起服务大健康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健康需求的新使命。
新的政策环境虽然有利于规模化经营企业做强、做大、做精,但是对于小企业来说,却面临着如何转型和发展的难题。在医保控费、支付方式改革的主流趋势下,药品流通行业压力增大,大批中小型医药商业公司发展受限,企业的财务能力面临考验,运营成本也将进一步增加。
目前,药品流通行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中小型医药商业公司不仅需要调整商业模式,实施差异化战略进行发展,并且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通过战略联盟整合从生产企业到终端客户各流通环节资源,不断拓展业务空间和服务范围,延伸供应链服务,将与上游工业企业的信息对接、库存管理、运营管理与下游客户药房合作的零库存管理、库内作业管理、信息增值服务等纳入企业提供服务的范围。
同时,中小型医药商业公司还应抓住互联网技术升级机会,通过战略联盟打造医药大数据、智慧物流、智慧药房、云服务平台等,共同应对规模化企业的对市场的蚕食。
另一方面,中小型医药商业公司应从单纯的医药流通向下游产业进行跨界发展。例如托管社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诊所,或者合作、入股民营医院,转型进行医院设备投放,或者经营保健品、耗材、试剂等等。
周子森 鼎臣咨询高级咨询顾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