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使用头孢菌素需要了解的 10 大要点

头孢菌素类药物因抗菌、杀菌能力较强,且在临床上的毒性较低,和青霉素类药物相比,出现过敏性反应的几率较低,因而在临床中应用地较为广泛。头孢菌素类药物常用的约有 30 多种,按其发明时间的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而分为第 1、2、3、4 代。每一代都比上一代的杀菌效果好些,而且不良反应会小些,但如经常用高效的抗生素,会形成耐药性。

头孢菌素类药物抗菌效果特点 

总体来说,头孢菌素类对β-内酰胺酶一代比一代稳定,对肾的毒性一代比一代低;前三代头孢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力一代不如一代,而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力则一代比一代强。第四代头孢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的抗菌力都较强。第三代和第四代都能透入脑脊液。

1. 仅用于细菌感染

对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霉菌)等引起的感染无治疗作用。只有当临床确诊为细菌感染,如血液中白细胞明显增多伴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应用头孢菌素才能发挥治疗作用。

2. 不同的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范围不同

第一代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染色呈阳性的球状细菌感染,临床常用头孢唑啉;第三代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染色呈阳性的杆菌感染,临床应用的品种较多,如头孢三嗪;第二代的抗菌谱较广,临床主要用于外科感染的预防;第四代抗菌谱广,对耐药菌的抗菌作用增强,临床多用于重症细菌感染。

3. 不同情况及不同部位的用药不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宜作为外科预防用药,第三代头孢菌素则不可。口服头孢菌素因肝脏首过效应,作用较弱,常用于治疗轻中度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及尿路感染。第一、二代适宜用于门诊轻症感染的治疗,第二、三代宜用于住院患者的治疗。口服制剂均不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的治疗。

4. 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应用最多的头孢菌素

根据其杀灭革兰阴性杆菌的特点分为两类。一类以杀灭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为主,亦有杀灭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常用的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另一类以杀灭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亦包括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常用的有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

5. 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用药剂量

头孢类药物大都经肾脏排泄,因此有中度以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的损害程度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因第一代头孢菌素有较强肾毒性,临床上应尽量避免与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肾毒性药物合用。

6. 青霉素过敏者慎用

一般来说,对青霉素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应禁用头孢类药物;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反应较轻微(仅有皮疹反应),而又确实需要使用头孢类药物,可以慎重选用,但用时必须有医生在场,并做好抢救的准备。另外,对已经发生过头孢过敏的患者应禁用任何种类的头孢。

7. 两种品种的头孢菌素不宜同时使用

亦不宜与青霉素合用。同类药物的合用可造成毒副作用增加。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时可选用抗菌谱较广的头孢菌素;与其他抗菌药物同用时应分别给药,注意避免与氨基糖类药物混合或同时注射。

8. 头孢菌素的耐药性

细菌对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主要与细菌产生的能水解头孢菌素的β-内酰胺酶有关:联合使用抑制β-内酰胺酶的药物,如舒巴坦、三唑巴坦或克拉维酸,可提高临床疗效。

9. 避免双硫仑样反应

医师在对患者应用头孢类抗生素(特别是头孢哌酮)要详细询问有无饮酒史,用药 3d 前禁酒,反复叮嘱患者用药期间甚至停药 7~10d 后,均应禁酒和避免使用含乙醇的饮料和药物。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所以临床医务人员应承担健康教育的义务。

10. 考虑对患者肝脏的损害

大多数药物主要经肝、肾途径排出体外,如患者肝功能减退,则药物消除能力降低,血药浓度会升高,所以严重肝病时头孢菌素类药物需减量应用。患者若为 70 岁以上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时就应该考虑减量使用。老年患者,肾功能常出现损害,这些因素均增加患者对各类药物毒性的易感性,而引起肝损害。

编辑:张跃奇

回复 抗菌 即可查看《阿奇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能联用吗》。


参考文献

[1] 吴向文.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基层医学论坛,2012(17):265- 267.

[2] 肖学秀.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42-43.

[3] 王丽英.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285-286.

[4] 仇凤香.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162-163.

[5] 吕焕菊, 刘莉莉, 马海玲, 等. 四代头孢菌素的区别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4):74-75.

[6] 程树元. 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J]. 临床合理用药,2011,4(9A):82.

[7] 吴贵涛.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应急对策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7):223-224.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