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贝达药业IPO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距离公司第一个产品凯美纳上市仅过了五年时间,2015年公司净利润达到3.5亿,姑且不谈上市之后会在多少市值打开涨停板,对二级市场投资机构中短期投资机会有多大,贝达药业的获准上市,或许开启了中国药企的发展新模式。
文|罗佳荣
医药生物首席分析师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创新型药企,核心资源围绕研发配置。纵观已上市近200家制药公司,公司核心股东以营销见长的居多,新药研发出身的很少,当前仍可称为“科学家型董事长”的少之又少,这与过去中国制药行业的大背景相关。贝达药业五名核心技术人员有四名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其中包括董事长丁列明、总裁王印祥等,五人全部拥有非常多年海外新药开发工作经验。2015年底研发人员151人,占全部员工的21.2%,研发投入1.2亿,收入占比约13.1%,近三年研发收入占比基本稳定。
历时八年开发,凯美纳成功上市。贝达药业前身贝达有限成立于2002年,公司第一个产品凯美纳的专利技术来自于美国一家CRO公司BETA的技术入股,公司花费三年时间在2006年将凯美纳推向临床试验,仅花了四年多时间完成了全部三期临床试验,2011年获得CFDA批准上市。由于填补了肺癌小分子靶向用药的国产药的空白,凯美纳上市之后销售收入 快速实现突破。
凯美纳医院终端集中,聘用外资营销团队为主。公司营销团队组建于2011年凯美纳上市前后,核心营销主管万江、沈海鲛拥有非常丰富的在华外企药品营销推广工作经验。2015年底,公司营销人员296人,由于小分子靶向药的核心终端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公司规模不算大的团队完成了对全国市场的覆盖。2015年,江苏省肿瘤医院等五家三甲医院就占了公司全部医院销售量的26.5%,医院消费终端非常集中。
凯美纳收入快速增长,预计回报将极为可观。凯美纳上市之后的销售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只用了半年时间实现收入6283万,2012年收入3.1亿,2015年收入9.1亿,净利润从2011年的1757万(政府补贴为主)增长到2015年的3.5亿,2016年上半年样本医院收入增长27.6%,预计净利润增速不低于收入增速。结合康弘药业上市之后的市场表现,贝达药业上市后将带来非常惊人的资本回报。
在研项目全部为治疗药,涉足罕见病用药。目前在研新药项目包括6个国家一类新药和二类新药,14个国家三类和四类新药,主要涉及抗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等重大疾病领域。20个在研新药全部为治疗性药物,不少涉及国内罕见病用药,刚刚获得国家药监局加速审批资格的氯法拉滨注射液预计将于2016年上市,是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特效药,中国一年的适应症儿童近4000例。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财富,新药技术是推动发展的最强动力。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包括股权激励在内的中长期激励计划,公司核心研发、营销人员均持有股权。对核心骨干的核心新药开发项目采取了非常有吸引力的利益分享机制。多种模式对外合作获得新药技术,与Amgen的合作,控股北京贝美拓,参股美国Xcovery等,现金流表现优异,为对外合作储备了大量现金资源。
2015年开启中国新药审批改革,国内新药开发效率将提升。临床批文的审批时间大大缩短,优先审批制度的推出保障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品种获得国家局审评资源的重点倾斜,严格临床数据核查确保新药的临床数据真实有效。未来中国开发新药的时间周期会大大缩短,疗效成为唯一的重要决定因素。
2016年医保增补启动,动态医保谈判制度是关键。2016年底启动新版医保目录增补工作,有望探索形成动态调整的新药医保谈判制度。凯美纳上市五年,仅在浙江获得医保资质,少数省份纳入大病医保和新农合。未来医保制度的调整将会为创新药现金流的产出提供更多保障。
贝达制药上市开创新时代,药企发展需要新模式。贝达药业获准上市之后的巨大财富效应一定会大大增强中国新药开发的热情,贝达的身后将是一批创新型研发企业的崛起。中国医药行业赚取药品制度红利,一味满足医生处方费需求的企业未来前景堪忧;只知道简单仿制,一味重复建设的药企生存空间有限。
衷心祝愿奋斗在中国新药创制一线的贝达们新药开发进展顺利,也希望贝达药业上市后善用资本市场杠杆,快速补充产品线,获得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