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妇科圣手杨宗孟,在五十余年的临证过程中,不仅渐渐形成了她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也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治疗方法。尤其在组方用药上,杨老善用味薄质轻的药物以宣通气机,也就是“轻灵透达法”,对于疑难顽疾,则善用虫类,飞灵走窜,搜剔脉络以治妇科疾病。今且分享杨老治疗妇科病的用药经验,好文别忘记分享哟!
杨老遣方用药,深得大师古圣先贤之法,旨于《内经》,法于仲景,方搜后世诸家。杨老常说:临诊如临战,治法如兵法,用药如用兵,配伍如兵器。用之不可随之任之,战时将、法、兵、器有机结合,战能取胜;诊病理、法、方、药配伍得当,疗则有效。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于血也。”妇女的生理、病理与血与气关系密切,妇人以血为主、以血为用,而气为之帅行,血方正常运行于脉道之中,故杨老临床治疗依据妇女的生理特点取古方之长,补自己之验,加减化裁,独创新意。她常说“不泥古方、不恃古方、活用古方、众采古方”,临床常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如一贯煎、吴茱萸汤、橘皮竹茹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大黄牡丹皮汤、活络效灵丹、逐瘀汤等。
药物选择更重视权衡利弊,她指出药物为补偏救弊之用,故当中病即止,要知药物可以治病,亦可以致病,有病则病受之,无病则体受之。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濡,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杨老用药特点如下。
1.轻灵透达,宣通气机
杨老据上述之理,用药以轻取胜,其“轻”字,法宗《温病条辨》,吴鞠通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北齐徐之才《药对》根据药味的功用,归纳为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宋代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则称为十剂,即宣可去壅,通可行滞,补可扶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镇怯,滑可去著,涩可固脱,燥可去湿,湿可润燥。杨老善用味薄质轻的药物来宣通气机,治疗妇科疾病,即所谓的“轻灵透达法”。常用药物:桑叶、橘叶、佛手、陈皮、紫苏、茵陈、竹茹、茯苓、扁豆、木瓜、猪苓、泽泻、丝瓜络等气味俱薄之品。
2.介类潜阳,养阴镇摄
杨老根据“重可镇怯”的理论,用介石类镇肝以潜阳,抑其太过之亢阳。介类药物具有息风潜阳的功能,主要用于真阴不足,相火偏亢,风阳妄动之证。正如张山雷说:“潜阳息风之药,亦即摄肝之药,潜阳之法,莫如介类为第一良药,此珍珠母、石决明、玳瑁、牡蛎、贝齿、龟板、鳖甲数者,所以为潜阳之无上妙剂。”
王旭高选用石决明、牡蛎、龙骨、龙齿、金铂、青铅、代赭石、磁石之类镇肝。张山雷从镇肝药中析出介类及磁石等作为摄肝药,并云:“若金石类之黑铅、铁落、赭石、辰砂等,惟以镇坠见长,而不能吸引者次之,然惟痰火上壅,体质犹实者为宜,而虚脱者又当知所顾忌。其余如石英、浮石、玄精石、寒水石等力量较薄,可以辅佐,非专阃材矣。”
杨老认为肝属厥阴,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主要功能是温煦升发,疏泄条达。肝脏与各脏的关系是肾水以涵之,心血以濡之,肺金清肃之气以承之,中宫稼穑之气以培之。
肝经风阳火热偏盛,可耗伤肝阴,造成肾水不足,而肾水不足,必血亏耗,或肺经清肃之令不足,亦可导致肝经风阳火热偏亢,故介类潜阳药物又常与育阴药合用,所谓“育阴潜阳”法。常用药物:珍珠母、石决明、玳瑁、牡蛎、紫贝齿、龟板、鳖甲。具有重镇潜阳、平息肝风之功,抑少阳之太过,具有“阳明所至为介化”之性。杨老善用清热化湿加介类药治疗产后湿热痹证,屡屡获效。
3.对药配伍,相得益彰
杨老临床治疗用药喜用对药配伍,以增强方剂的功效、完善方剂的功能、变生新的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等。
如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药中,往往多用牛膝、车前子配伍。牛膝、车前子均出自《神农本草经》,牛膝苦、酸、平,入肝、肾经,生用活血、行瘀、消肿,酒制补肝肾、强筋骨。车前甘、酸,入肾、膀胱经,利水、清热、明目、祛痰。二药配伍,取牛膝之活血行瘀、车前子之清热利湿作用,尤其慢性盆腔炎,以湿热瘀结证多见,故用牛膝、车前子酸甘相合,苦寒相宜,达到活血行瘀、清热除湿之目的。
盆腔炎症形成包块时,杨老又喜用桂枝、茯苓配伍。桂枝出自《新修本草》,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发汗解肌、散寒止痛、温经通阳、平冲降逆。茯苓出自《神农本草经》,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和中。盆腔炎性包块,往往为中医所述之水液代谢失常,肾之气化失常、脾之运化失力,水湿之邪凝滞于下焦小腹,加之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故形成癥瘕包块,如输卵管卵巢囊肿,或输卵管积水等病证。杨老主要用桂枝以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散结消癥,用茯苓健脾渗水利湿,二药合用,针对盆腔炎性包块,疗效显著。
在治疗气虚崩漏下血时,杨老喜用升麻、荆芥穗配伍。升麻出自《神农本草经》,味甘、辛、微苦,性凉,归肺、脾、胃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荆芥穗出自《吴普本草》,味辛,性温,入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止血,一般以炭入药。二药伍用,以升麻升举脾胃清阳之气,以荆芥穗炭散瘀止血,既可补气摄血,又止血不留瘀,尤其荆芥穗以炭入药,入血分,出气分,使补而不滞。
治疗瘀热性妇人腹痛时杨老常用丹皮、丹参配伍。丹皮出自《珍珠囊》,味辛、苦,性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丹参出自《神农本草经》,味苦,性微寒质润,归心、肝经,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丹皮功似赤芍,善于除血中伏热而凉血和血,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活血化瘀而不伤气血。二药配伍,养血活血,凉血止痛。
在治疗闭经-溢乳综合征时,杨老多用牛膝、麦芽配伍。牛膝出自《神农本草经》,苦、酸,平,入肝、肾经,生用活血、行瘀、消肿;酒制补肝肾、强筋骨。麦芽出自《本草纲目》,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消食开胃,回乳。中医认为,月经与乳汁均由血所化生,闭经-溢乳综合征时气血不能下注血海行经而上行为乳汁,麦芽可开胃消食,下气回乳,大剂量麦芽可抑制溢乳之症状,而用大剂量牛膝取其引血下行之意,二药的用量均用到50g,达到抑乳行经之作用。
杨老在使用疏肝理气之品时,喜用香附、郁金配伍,香附出自《本草纲目》,辛、微苦,甘,平,入肝经,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含挥发油,流浸膏对动物的离体子宫能抑制收缩,弛缓子宫肌的紧张,尚能健胃和脾及驱除消化道积气;郁金出自《药性论》,辛、苦、寒,入心、肝、肺经,行气活血,疏肝利胆,清心凉血,其挥发油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杨老指出,女性为“气有余,血不足”之体,易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而肝郁又常常克脾,肝郁气滞又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瘀,故用香附、郁金配伍,既可理气,又可活血,尤其是对肝郁克脾者,疏肝理脾,活血理气,虽为理气之品,却兼调气血,使药效提高。
杨老在治疗产后痹证时善用黄芪、防风配伍。黄芪出自《神农本草经》,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防风出自《神农本草经》,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肺、脾经,祛风发表,胜湿止痛,止痉。其药理研究提示本品有明显的解热与降温作用;并有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及抗菌作用。二药配伍,一攻一补,防风得黄芪之扶正而不散泄,黄芪得防风之疏散而不恋邪;散中寓补,补中兼疏,增加固卫疏表之力。
4.虫药祛瘀,中病即止
虫类药在临床各科应用不少,而妇女疾病血瘀证甚多。《金匮要略》以大黄䗪虫丸缓消瘀血,治疗闭经血瘀之痼疾。其方内有水蛭、䗪虫、蛴螬、虻虫等虫类药。因女性生理特点经、孕、产、乳均以血为主,以血为用,血与邪相搏结而成血瘀之证,且女性“血不足,气有余”之体,也常情志不疏而致气滞血瘀证。轻者瘀血阻络,重者形成癥块,常可见妇科经、产、杂病等。杨老使用虫类药是受《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影响,临床治疗妇科血证,除用大剂活血化瘀药外,杨老常配合虫类药以化瘀消癥,获得良效。虫类药具有飞灵走窜、搜剔络中瘀血的作用,以其蠕动之性,通幽消积而达到化瘀消癥的作用。
杨老在治疗盆腔炎症包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产后痹证、血瘀闭经等症时,常用蜈蚣、土鳖虫、水蛭、全蝎、僵蚕、地龙、穿山甲等。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蜈蚣解”中曰:“蜈蚣,味微辛,性微温,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专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又在“蝎子解”中曰:“蝎子,色青、味咸,性微温。善入肝经,搜风发汗,治痉痫抽掣,中风口眼歪斜,或周身麻痹,其性虽毒,专善解毒,消除一切疮疡,为蜈蚣之伍药,其力相得益彰也。”
杨老还善用穿山甲配王不留行、漏芦治疗产后缺乳;用穿山甲配柴胡、郁金、香附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用穿山甲配三棱、莪术治疗癥瘕及盆腔炎症包块;用水蛭、僵蚕、蜈蚣、全蝎、土鳖虫,消癥止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张锡纯在“水蛭解”中曰:“水蛭,味咸、色黑、气腐性平。为其味咸,故善入血分,为其原为噬血之物,故善破血;为其气腐,其气味与瘀血相感召,不与新血相感召,故但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且其色黑下趋,又善破冲任中之瘀,盖其破瘀血者乃此物之良能,非其性之猛烈也……凡破血之药,多伤气分,惟水蛭味咸专入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在“穿山甲解”中曰:“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能开之。”
杨老指出:应用虫类药应注意的是,动物药多归肝经,故肝功能有异常者最好不用,并在使用药物前检验肝功能,以防误药。另外,动物药多质重、性黏滞、味难闻、有碍脾胃,所以要注意顾护中焦,加陈皮、砂仁以防滋腻。再有,动物药气味腥臭,煎汤口服患者不易接受,可做成胶囊制剂以利服用,或改用煎汤灌肠给药。总之,使用虫类药应随证随人,中病即止,防止损伤正气。
总之,杨老用药加减有则,灵活而不失其法,药味少而不失其方,制方严谨,有的放矢。她常说:“治病如下棋,应着着有法,知彼知己,用药要精,犹如有制之兵,而非乌合之众。”药量要适中,不宜过大,中病即止,对症下药,才是治病之良策。
新媒体编辑:王丹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请关注陕西中大康成微信公众号sxzdkcyy
陕西中大康成医药有限公司
健康惠民,服务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