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国家推行两票制,「医药代表」要消失!

来源:赛柏蓝器械    作者:半夏

 

国家两票制政策文件已正式出台,高值耗材及诊断试剂两票制也将紧跟其后,药械流通行业整顿大潮来了! 

 

1月9日,国家卫计委召开2017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对国务院医改办《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进行解读。

 

对于信息量极大的发布会,有两点信息需要提醒医药人高度关注,一是在两票制的推进中,过票将亡;二是医药流通企业将面临大洗牌。

 

过票已亡!“医药代表”将被消灭!

 

在卫计委发布会上,福建省医保办处长张煊华表示,药品价格虚高,如果按公立医院总药品使用量进行计算,虚高水分大约在30%左右,而导致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过票。

 

过票的主要票源就是医药商业公司,特别是商业快批公司。由于过票能实现三个目的:1、变相将业务洗白“合法化”;2、解决票据高开问题;3、提现——于是,过票公司应“市场需求”孕育而生。

 

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国约有1.3万多家商业公司,而其中多数商业公司都存在过票行为,甚至有部分商业公司的主要收入就是过票收入。

 

国家“两票制”文件要求,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应严格执行药品购销票据管理规定,所销售的药品应当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GSP)要求附符合规定的随货同行单,票据的购、销方名称应当与随货同行单、钱款流向一致、金额一致。对不按规定执行“两票制”的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取消投标、中标和配送资格,并列入药品采购不良记录。

 

可见,在未来严打过票,药品价格不断下降的趋势下,药品流通的环节不断被压缩,过票公司的春天已逝,甚至可以说过票将亡。

 

而在“严控过票”的背景下,业界对传统底价代理方式,特别是其中的自然人的未来也是个未知数。

 

尽管自然人贡献的销量并没有任何机构统计过,但从相关行业经验来看,此类人群的贡献度是惊人的,因为85%的厂家是通过招商代理的方式实现销售,而这其中的销售,几乎是依靠这些自然人进行过票产生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从福建省医保办处长张煊华的话来理解,这类自然人也属于“走偏”的“医药代表”。

 

他表示,以前“医药代表”采取底价包销、全国总代、层层转包方式。现在又有了新的花样,部分“医药代表”过票洗钱。在两票制下,“医药代表”将无法过票洗钱,这类靠过票洗钱为生的“医药代表”也将会被消灭。

 

“医药代表他本来是‘推介药品’的,是应该要有的职业,但我国的医药代表变成了“推销药品,一字之差,性质全变了。所以我现在讲的‘医药代表’都应加引号,大家不要把他当成那个正规的职业去理解。”他强调。

 

医药流通企业将大洗牌!

 

国家两票制文件明确,对药品生产企业或科工贸一体化的集团型企业所设立的仅销售本企业(集团)药品的全资或控股商业公司(全国仅限一家商业公司),境外药品国内总代理(全国仅限一家国内总代理)可视同生产企业。对药品流通集团型企业内部向全资(控股)子公司或全资(控股)子公司之间调拨药品可不视为一票,但最多允许开一次票据。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巨头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推行两票制是顺应现代药品企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三医联动”改革。

 

据张煊华介绍,福建作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两票制”的医改大省,在通过遴选采购企业,有效促进药品配送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整合后,全省配送企业的数量由原来的2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62家,提高了药品配送企业的集中度,降低了流通成本。

 

此外,据相关研究分析,执行两票制之后,区域药品配送市场也呈现出高度集中的趋势。就拿医改明星三明来说,三明医院配送份额基本由三家药商瓜分,鹭燕医药、国控、惠民配送了82%的品种,在第三终端则是鸿福一家独大。

 

此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安全监管司司长李国庆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1.3万家批发企业退出1万家,剩下3000家可能是比较理想的状况。而目前的发展方向,也基本按这个趋势发展。

 

近两年来,联合采购,例如三明联盟,以及各地区的医联体带量采购等,对于降药价有着明显的效果。两票制及打击挂靠走票的整治,又将加速淘汰一批商业公司,行业集中度得到更快的提升,更是让许多小型商业公司走上了被重组兼并的道路。

 

以药品流通大型企业九州通为例,公司2016年中报显示,在已公布基本药物配送资格的31个省(市、区)中,公司共获得了22个省市的配送资格。公司在湖南、河北、青海、宁夏、海南、云南、贵州、陕西、西藏9个省(区)未获得配送资格的原因是公司在这些省份尚未设立子公司或子公司尚未正式开业。这也很直接地体现了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市场集中度。

 

在两票制的严政下,在药品流通领域,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大型商业公司将成为药品配送领域的主角,医药流通企业将迎来大洗牌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