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当”,诉说的是曾经的历史
岁月的年轮中
总有一些“老行当”是穿插于记忆中的
年关将至,细数那些记忆中的“老行当”
老行当
记忆中,对于那声“嘭”既期待又害怕。“嘭”的一声之后,热气升腾,爆米花调皮的从黑乎乎的“炮膛”中跑到了长长的麻布袋内,麻布袋瞬间变得鼓鼓的,爆米花的香味四溢,这个场景,是否勾起了你的记忆呢?!如今的街头,已极难看到。
记忆中,孩提时代格外喜欢这个,用糖作画,感觉很神奇。当然,作为孩子,最喜欢的还是味道,甜!有些地方,是用圆盘转,转到什么做什么,如今说来,就是拼人品。临海紫阳古街上,小编曾经看到过,如果喜欢,不妨去寻寻。
走街串巷的“剃头担”,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所谓剃头担顾名思义就是剃头用肩挑的担子,它一头高,一头低。高的一头是洗头架,低的一头是柜凳。过去的剃头匠都要必备梳、编、剃、刮、掏、剪、染、补、结、舒十项技艺。那时,还有刮脸等内容。如今看来,有怀念,有向往。
老行当
“晒盐工”这份职业在曾经的台州并不陌生,几十余年岁月的流转,这份工作渐渐退出了大众视野。如今,台州人已经很难吃到本地产的海盐了。
一直觉得,弹棉花的现场很梦幻,也很辛苦。声声弦响,片片花飞。弯弓、磨盘、弹花锤,如魔术般,整齐的被褥在花飞弦响中诞生。现在,弹棉花也很难再找到,但那个场景却刻在了心中,被褥的温暖至今犹记。
上世纪80年代,白铁皮制作的日用品以其经久耐用深受大家的欢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塑料、不锈钢等逐渐取代了白铁皮制作的日用品。如今,敲白铁皮这个行当也渐渐失了踪迹。
箍桶曾经也是走街串巷的,或修补家中破旧的木桶制品,或重新做。过去,台州人家嫁女置办水桶、浴桶、脚桶、马桶和各种木制盘子等嫁妆时,一定会请箍桶师傅加工制作。如今,随着塑料、不锈钢的盛行,木桶制品慢慢淡出了生活,箍桶这个行当也很少看到。
这或许可以称之为“手工床”。用木头做成框架,再将棕丝加工成的棕线密密地串编成床面。睡上去的感觉还是蛮舒服的。不过随着席梦思等的出现,这个行当也很少见。
临近过年,
这些老行当,是否唤起了你的记忆
它们或存在,只是很少看到
老行当的故事,未完待续……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海翔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