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表情包、段子不断,2017年的第一个网络用语也诞生了。最近,朋友圈和微博上都流行着“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我可能做了假试卷”、“我可能喝了假酒”等语句。其实这个梗的来源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电竞圈的“甩锅用语”,另一个说法则是传言俄罗斯的不法商家将含有酒精的个人洗涤用品做出假酒来贩卖,由此流传开来。
段子归段子,当网友们在搞笑调侃的同时,市场上关于“假”的现象却令人反思。在医药市场上,同样充斥着“假药品”。近日,重庆开州区警方就破获一起医药类电信诈骗大案。诈骗团伙利用各种手段获取非法信息,冒充专家、教授向被害人推销“奇效药品”,而全国共有近3000名患者受骗买到假药。
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售药也随之盛行起来。1月8日,辽宁大连破获了一起跨12省市的网络销售假药案。据悉,制药者不仅包装上的标识伪造,药品中也含有劣质有毒且有害的成分。
近几年,从“毒胶囊”、“假药品”到“问题疫苗”,药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这些假药一旦流入市场,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安全,还会破坏整个医药市场经济的秩序,给社会造成混乱。本是用来救命的药品,却被一些不法企业和商家利用,以制造假药的方式来赚取黑心钱。笔者了解到,一些不法分子生产的假药成本实际只有十几块,甚至更低,但销售的金额却升至几百元。据粗略估计,这当中的利润能高达500%。
为了严管药品市场秩序,遏制遏制上述现象的发生,临近年关,各省市也展开了相应的监察工作。例如,湖北就加强对网上售药巡查及飞行检查的力度,并对不具备药品交易资质的网站一律移送至通信管理部门关闭其网站,对违法销售药品的行为也一律予以查处。而四川巴中市则对2017年的食药监管工作做出了规划,从推动产业发展、强化市场监管、构建共治格局三个方面出发,捍卫“舌尖安全”。
面对假药品的猖獗,政府逐渐加强各级部门的监管力度,并以实际行动来严查违规违法的行为。作为药品生产的主体,药企也应强化主体责任,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负责,用真诚的态度,做好从生产、包装到运输等的工作。
药品关乎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所以药企应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卫生安全有较高的要求。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程钦文就曾表示,“作为一个制药企业,如果全面按GMP质量要求完成的话,药品质量应该没有问题,但许多企业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为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并不能按照GMP药品生产质量规范组织生产。”
“好药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药企在成产过程中应保证质量控制,做好人员、设备、环境等影响因素的监控,确保每个产品都是好药。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部长范秋英曾表示,“虽然企业产药千千万万,但或许患者用来治病救命的就是其中一支或几支,所以必须全面保证药品的安全、优质。”
要想真正遏制“假药品”现象的出现,需要政府、药企等各方的努力。捍卫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是一条漫漫长路,各方都应少些“套路”,多些真诚。只有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严把监管和成产大关,抵住重重诱惑,类似“假药品”的案件才会少一些,消费者的安心才会多一些。
热门平台推荐:中国医药供应链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