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市场份额近75%:细看国内抗体药物Top 5品种


  近年来,全球生物工程及单克隆抗体药物从研发管线到市场销售业绩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在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率的理念指引下,国内外各大制药公司加大了投入力度。根据汤森路透最新数据,全球目前已获批及进入Ⅲ期临床研究的抗体类药物共有243个,其中121个品种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占创新生物抗体药物的74.23%。预计2016年全球抗体类药物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美元。

  

  在抗体类药物专利期满后,生物仿制药已成为近年医药界追逐的热点领域,呈现出群雄逐鹿的态势,从而推动了全球医药市场再创新高。



纵览

    

样本医院生物工程药规模100亿元

  

  据米内网“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化学药终端监测分析系统”(HDM系统)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9月份,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生物工程药用药金额为72.71亿元,预计全年用药金额为100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3.76%。预计2016年中国生物制品市场规模为1350亿元,占据国内药品市场9.16%。在生物工程药品用药市场中,单克隆抗体药物是明星产品。


    

Top 5品种占四分之三

  

  据HDM系统数据,2016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使用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有18个药物,用药金额为29.98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3.56%,主要集中于抗肿瘤、免疫类和眼科领域。TOP 5品种依次是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雷珠单抗和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TOP 5品种用药金额约占抗体市场近四分之三。



  


品种

    

NO.1利妥昔单抗:

国产品种上市在即

    

  利妥昔单抗(Rituxan)由美国基因泰克公司研制,1997年11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Rituxan/Mabthera,现已是罗氏公司旗下的骨干品种。2000年,中国批准利妥昔单抗上市,商品名为“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是治疗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金标准”药物,同时已批准作为晚期结肠癌的一线用药。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其最大特点是肝肾毒性较低,联合化疗有效率高达80%以上,是国内单抗市场上的领军品种。目前利妥昔单抗已被批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类新适应症。

  

  据HDM系统数据,2016年1-9月份,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利妥昔单抗用药金额为5.24亿元,全年城市公立医院利妥昔单抗用药金额可达6.99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7.47%。国内利妥昔单抗由罗氏的美罗华独占市场,据报道国内该药年销售额为15亿元。随着利妥昔单抗专利到期,国内已进行了仿制生物制品的研究开发。

  

  据CFDA最新数据,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获得临床批文,包括2016年正大天晴药业的利妥昔单抗(CXSL1500056苏)、华兰基因工程的重组抗淋巴细胞瘤(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 注射液(CXSL1400096豫)、海思科公司的生物药物“HSK-III-001注射液”(2016L10582)。“十三五”期间,国产利妥昔单抗上市后,将扩大使用人群,并有望替代美罗华的部分市场。

    

NO.2曲妥珠单抗:

国内两家企业获临床批文

   

  曲妥珠单抗由美国基因泰克公司研制开发,1998年获得FDA批准,是第一个获批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和早期乳腺癌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克隆抗体,广泛用于各期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现已是罗氏公司的骨干品种。2003年上海罗氏公司的曲妥珠单抗注射液进入中国市场,商品名为赫赛汀。

  

  研究证明,中国有25%~30%的原发性乳腺癌过度表达HER2,而曲妥珠单抗能特异性地作用于HER2细胞外部位,较HER2非过度表达的癌细胞具有优先产生抗体依赖性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曲妥珠单抗作为一种靶向性基因治疗药物,不管单用还是联合用药对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均得到肯定。

  

  据HDM系统数据,2016年1-9月份,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曲妥珠单抗用药金额为4.41亿元,全年城市公立医院曲妥珠单抗用药金额可达5.88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10.94%。目前罗氏的赫赛汀独占中国市场,而随着专利到期,国内已进行了研究开发。


  

  据CFDA最新数据,2016年国内已有两家企业获得曲妥珠单抗临床批文,分别是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CXSL1400013苏)、华兰基因工程的重组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抗(曲妥珠单抗) 注射用药(CXSL1400077豫)。

   

NO.3贝伐珠单抗:

主攻NSCLC,市场“黑马”

   

  贝伐单抗是美国基因泰克公司开发的品种,目前已是瑞士罗氏旗下的当家品种之一。贝伐单抗是世界上第一个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抗肿瘤靶向制剂,2004年2月被美国FDA首先批准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用药,商品名Avastin。随后,FDA先后批准贝伐单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以及肾细胞癌、结肠直肠癌和胶质母细胞瘤。2012年底,欧盟批准贝伐单抗用于复发性卵巢癌,目前已经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

  

  2010年2月,罗氏公司的贝伐单抗获批在中国注册,商品名为安维汀。安维汀的最大亮点是根本性改变了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方式,不再作用于肿瘤细胞,而是作用于肿瘤周边微环境,切断肿瘤区域的血源供应,作用于增生速度异常的肿瘤血管,成为抗肿瘤单抗靶向药物市场上的一匹“黑马”。

  

  据HDM系统数据,2016年1-9月份,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贝伐珠单抗用药金额为2.61亿元,全年城市公立医院贝伐珠单抗用药金额可达3.49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34.69%。目前罗氏的安维汀独家占据中国市场,而随着贝伐珠单抗专利到期,国内已进行了研究开发。


  

  据CFDA最新数据,2016年国内已有两家企业获得临床批文,分别是正大天晴药业集团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CXSL1400137苏)、上海恒瑞医药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CXSL1400076苏)。

    

NO.4雷珠单抗:

遭遇对手激烈竞争

   

  雷珠单抗是基因泰克开发的产品。2006年美国FDA批准雷珠单抗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老年黄斑变性(AMD),商品名Lucentis。瑞士诺华公司获得了美国以外市场的销售开发权。2011年12月诺华的雷珠单抗获CFDA批准注册,商品名为诺适得。

  

  据HDM系统数据,2012-2015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院雷珠单抗市场表现出逐年增长态势,2015年公立医院诺适得销售额为2.54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20.99%。随着成都康弘的康柏西普上市,在激烈竞争下雷珠单抗销售缓慢下滑,预计2016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雷珠单抗市场规模为2.46亿元,同比上一年下降了3.27%。



    

NO.5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属于依那西普生物类似药,是国内开发的仿制生物制品。2005年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最先获批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为益赛普;随后上海赛金生物医药的产品获批,商品名为强克;2015年浙江海正药业的产品获批。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适用于中度及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成人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

  

  据HDM系统数据显示,2012-2015年中国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销售额为1.62亿元,全年城市公立医院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用药金额可达2.15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7.61%。上海中信国健药业的益赛普占93.90%,上海赛金生物医药的强克占据5.92%,浙江海正药业占据0.17%。



  

展望>>>

  

抗体研发管线扩展

  

  2016年,美国FDA批准了22个新药,其中生物制品占据七席,占据了31.82%。分别是美国Elusys Therapeutics公司的抗吸入性炭疽感染药物Anthim (Obiltoxaximab);美国礼来公司的抗中重度银屑病药物Taltz(Ixekizumab);以色列梯瓦公司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重度哮喘成人患者用药Cinqair(Reslizumab);瑞士罗氏公司的膀胱癌治疗药物Tecentriq(Atezolizumab), 瑞士罗氏和Biogen的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药物Zinbryta(Daclizumab);美国礼来的抗软组织肉瘤药物Lartruvo(Olaratumab);美国默沙东的降低梭菌毒素B感染风险药物Zinplava(Bezlotoxumab)。

  

  在人类新药研发历史长河中,在对许多恶性肿瘤等疾病一筹莫展时,单克隆抗体及生物技术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强大作用,从而带动了生物技术药物市场的快速增长。


■编辑 封翠芸

上周阅读TOP 5

回复“TOP”轻松获取上周最热门文章!


更多深度报道见《医药经济报》~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