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连锁药店上新三板靠不靠谱?据说转板几率几乎为0!

目前新三板的形势很严峻,交投日趋清冷,已存在大量长时间没有交易的“僵尸股”。即便是创新型的企业,融资也日趋艰难。连锁药店登陆新三板,应把目标定位为借助新三板对公司进行估值、完成对公司的规范化改造、提升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增强区域影响力与社会关注度,同时挂牌以后也更容易以此吸引主板上市公司的关注,从而进行并购交易。

——上海证券研究员李挺(化名)


上市融资扩张是每个区域主流连锁药店都不会拒绝的理想,如果上主板不行,新三板如何?


2016年,共有5家连锁药店在新三板挂牌,分别是河北的聚丰堂、唐人医药,浙江的易心堂,安徽的华巨百姓缘和辽宁的襄元堂。值得关注的是,在2016年上半年之前,上市新三板的都是名声不显的中小连锁,销售规模大的过亿元,小的两三千万元(不包括达嘉维康,原因见下文)。


在5家上市新三板的连锁药店中,有两家是百强连锁,一家是华巨百姓缘(以260家门店位居《2015~2016中国连锁药店直营力百强榜》第38位),一家是唐人医药(没有参评,其2015年销售额为5.23亿元,评估可排在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40位上下)。相比之下,唐人医药更引人注目:华巨百姓缘于2016年8月8日挂牌,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照此推算,年销售规模为2亿元左右。而唐人医药2016年1~4月的营业收入为2.09亿元,估计全年可达6亿元左右。


在唐人医药的示范作用下,可能会有更多的区域主流连锁计划上新三板,问题是新三板可以成为主流连锁药店如愿融资的阶梯吗?


新三板挂牌企业有关费用支出

挂牌费用目前平均在180万~200万元之间

每年需支付的券商督导费用等至少20万元以上


五月

12

河北聚丰堂 

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0.11亿元

七月

18

浙江易心堂

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0.72亿元

八月

8

安徽华巨百姓缘

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2亿元

八月

28

辽宁襄元堂

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0.43亿元

十月

28

河北唐人医药

2016年1~4月的营业收入2.09亿元


新三板上市药店多青睐电商


截至目前,在新三板上市的药店共有11家:上元堂、康泽药业、达嘉维康(同健股份)、泉源堂、康之家、聚丰堂、易心堂、襄心堂、圣峰药业、华巨百姓缘、唐人医药。


纵观这些上了新三板的药店,除了2016年下半年上市的华巨百姓缘、唐人医药外,大部分有个共同点——发展方向不在连锁板块。因此,对于区域主流连锁药店来说,这些药店的上市行为没有太多的借鉴意义。


虽然泉源堂和康之家都是集医药连锁和医药电商为一体的企业,不过其重心都已转向电子商务。据相关资料显示,泉源堂于2014年10月开始布局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医药、医疗产品销售,目前在医药电商排名中排在西南地区第一位。2015年12月上市的康之家拥有的直营门店只有13家,但O2O合作体验店多达700多家。


2016年7月18日挂牌的易心堂拥有60多家门店,其主营业务为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健康消费品。在新三板上市后,易心堂董事长陈伟表示,其战略规划是在立足医药零售的基础上,加大电子商务运营,并着手互联网智能设备的应用,从而打造“大健康”生态圈。而2016年8月上市、有45家直营店的襄元堂在其招股书中披露,2016年4月7日的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设立全资子公司广州襄元堂信息科技公司和广东襄元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便全力发展互联网销售业务。


这些公司的相同特征是有一定的门店和销售规模,但和百强连锁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以易心堂为例,该企业的定位是立足绍兴、面向浙江。据其公司财报显示,2015年的营业收入为1.3亿元,以其实力要想在连锁百强众多的浙江市场一争长短,有较大的难度,转向电商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严格来说,康泽药业不应该算在上市新三板的连锁药店之内,因为上市的不是其旗下的康泽连锁。至于达嘉维康,更是属于“异类”。2016年上半年达嘉维康的销售额高达8.59亿元,看看它的门店分布就明白了——在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医疗机构院内及周边,主要针对享有特殊病种待遇的医保病人开展服务,对于抗肿瘤类高价药品实行的是DTP的销售模式。


耐人寻味的是,第一个登陆新三板的珠海嘉宝华是百强连锁,在《2015~2016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榜》中名列92位,上市不到5个月就选择了退市。


融资之愿恐难实现


新三板的主要作用是为不具备上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等条件,但又有着迫切的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创造发展机会,据此来看,似乎更符合中小连锁的需求。


新三板对于中小连锁的吸引力在于几个优势:对企业的存续期要求是两年,主板和创业板都是三年;采用的是备案制而不是核准制,上市门槛低;对企业的运营业务、盈利情况、资产情况、注册资本都没有强制性要求;为PE投资机构带来融资途径、退出渠道以及投资机会,资金来源对象扩大。


理论上如此,现实情况却是融资难。据统计,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有一半未融到资,而融到资的药店只有达嘉维康、康泽药业、上元堂、泉源堂,如果按上文所说因素,实际上真正具有参考意义的只有上元堂和泉源堂,不过融到的资金较少。如上元堂分别在2014年10月,2015年5月、8月、10月发行股票募资,共募集资金1.36亿元。由于募资有限,上元堂的资金一直比较紧张,甚至企业的现金流出现负值。


与主板上市的连锁药店相比,上元堂募集到的资金实在是微不足道,而区域主流连锁漱玉平民募集资金的目标也有10亿元,还不包括将来的定增。从用途来看,上市连锁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几方面,如营销网络建设、物流建设、电商、补充流动资金等,漱玉平民拟投向营销网络建设资金就有5个亿,1个多亿的资金能有多大的作为?


更糟糕的是,因为新三板“交易难、融资难、转板难”,导致了退潮。据上海证券研究员李挺(化名)介绍,目前新三板的形势很严峻,交投日趋清冷,已存在大量长时间没有交易的“僵尸股”。即便是创新型的企业,融资也日趋艰难。


新三板不但融资难,而且需要付出的成本也不小。李挺告诉记者,2016年以后,新三板挂牌标准趋严,挂牌费用提高,目前平均为180万~200万元。虽然各地政府会提供挂牌补贴,但基本已入不敷出,而挂牌以后每年需要支付的券商督导费用、律师费、审计费、挂牌年费至少要20万元以上。因此,如果上市是以解决融资或获取政府补贴为目的,越来越不划算。此外,在新三板上市同样面临着税务成本的增加,不仅今后税收要规范,而且以前没交的也需要补上。


2014年9月,原为“连锁药店新三板挂牌第一股”的珠海嘉宝华发布公告,称由于“与战略投资方实施并购整合的需要”而终止交易。但据知情者透露,这与上市新三板后成本增加带来压力也有一定的关系。


如何正确借力新三板?


新三板之所以受到一些区域主流连锁药店的关注,与“新三板企业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转板”的政策有很大关系。在申请上市新三板获批后,康之家董事长张流京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未来可能会转主板。


无论是曾经想上新三板的恒泰也好,已经登陆新三板的唐人医药也罢,作为区域主流连锁,他们锁定资本之旅的路线都很清晰,那就是最终要在主板上市,新三板只是“中转站”。深谙资本市场运作的业内资深人士逄增志认为,与有定向增发、并购重组、股份增发、配股等多种募资方式的主板相比,新三板的募资方式相对少得多,而且现实是只有少数药店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扩大了股本和规模。


区域主流连锁上市主要是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扩大规模,采用并购的方式快速扩张,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市场占有率和份额。也正因以此为目标,才能吸引风投青睐。倘若这个目标不能实现,在并购整合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当下,上市新三板又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30日,主板IPO首发申报的800多家公司中,有42家来自新三板,占比仅为5%。据逄增志观察,在新三板挂牌的连锁药店中,有几家相对优良、盈利模式与竞争力突出的已长期停牌,原因不明。


对于连锁药店从新三板转主板有多大的可能性,李挺回答:“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他建议,企业应把目标定位为借助新三板对公司进行估值,完成对公司的规范化改造,提升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增强区域的影响力与社会关注度,这样挂牌后更容易吸引主板上市公司的关注,从而进行并购交易。


不过从长远来看,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逄增志认为,新三板挂牌公司转为主板上市虽然进展缓慢,但由于政策已经明确,而且有转板成功的案例,只要药店自身运营规范、发展势头好、有增长力,转主板依然可以期待。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