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 或原麝 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野生品: 主产于西藏、 四川、陕西、 甘肃、贵州。 此外云南、 青海、宁夏、 山西、内蒙古、东北等西地亦产。 以西藏、四川产量大,质量优;家养品:目前四川省都江堰市、马尔康市、米亚罗养麝场,活麝取香已获成功,已能提供商品药材。
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毛壳麝香
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直径3~7cm,厚2~4cm。开口面的皮革质,棕褐色,略平,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从两侧围绕中心排列,中间有1小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略带紫色的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
野生者质软,油润,疏松;其中不规则圆球形或颗粒状者习称“当门子”,表面多呈紫黑色,油润光亮,微有麻纹,断面深棕色或黄棕色;粉末状者多呈棕褐色或黄棕色,并有少量脱落的内层皮膜和细毛。饲养者呈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的团块;表面不平,紫黑色或深棕色,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气香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麝香仁饲养品
呈颗粒状、短条形或不规则团块;表面不平,紫黑色或深棕色,显油性,微有光泽,并有少量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香
气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
辛,温。归心、脾经。
本品辛香走窜,温通行散,入心、脾经,善开通窍闭。既为开窍醒神之良药,治闭证神昏无论寒热皆宜;又为活血通经、 止痛之佳品,治瘀血诸证无论新久皆可。此外,取其活血通经之功,还常用于疮肿、死胎及胞衣不下等。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1)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神昏。
(2)经闭,癥瘕,难产死胎。
(3)胸痹心痛,心腹暴痛,痹痛麻木,跌打损伤。
(4) 疮肿,瘰病,咽喉肿痛。
内服:入丸散,0.03-0.1g,不入煎剂。外用:适量,调敷或敷贴。
本品走窜力强,妇女月经期及孕妇忌用。
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与镇静的双重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增强心脏收缩、抗炎、兴奋子宫、抗肿瘤、抗溃疡、抗菌,还有雄激素样作用等。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对唐姓父子,居住在深山里,以打猎为生。一天,父子俩在深山老林涉猎,儿子为追捕一只野雉,不慎掉下山涧。唐老汉飞奔至山涧,见儿子倒在地上不能动弹。山涧微风阵阵,飘来缕缕奇香,沁人心脾。老汉欲背起儿子,却见儿子正贪婪地吸着这奇特的香气,伤痛好象正被逐渐趋散。唐老汉顺着香气寻觅,见不远处有一块不毛之地,香气正是从这里发出来的。老人扒开泥土发现一个鸡蛋大小,长着细毛的香囊。唐老汉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装入儿子的衣袋带回家中。不久儿子的伤不治而愈。后来,每遇到穷人跌打损伤,唐老汉就用麝香为其治疗。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县太爷的耳朵里。县官垂涎三尺,派衙役将香囊抢去,交给自己的小妾收藏。小妾将香囊视为奇宝,随身携带香囊发出的阵阵幽香,令小妾平添了不少魅力。正当小妾为之高兴得意之时,哪知已怀孕三月的胎儿坠了下来。县太爷一怒之下将香囊扔入河中。再说唐老汉失去香囊后十分伤心,上山打猎时处处留意,一心想再找一个。其实老汉得到的香囊,是一种叫麝的动物,雄性腹部有一装着分泌物的囊袋,人们把这种香袋叫做“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