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御寒养藏 防郁降火
小雪(11月22日~12月6日),这个季节的降雨因为寒气迫近凝结成了雪。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是说阴历十月中之后,降雨因寒冷而凝为雪。
《礼记注》中说,阴阳之气相交而生虹。此时的阴阳之气已消失不见,所以虹也伏而不见了。由于虹是只能见到却摸不着的气所形成的,所以用藏来形容虹不再出现的现象。藏,也表示虹气下降而潜伏起来了。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由于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二气各归其位再不交接。这时天地之间不再相通,天地不相通宇宙则闭塞。这就是冬天生成的原因。
养生要点
小雪开始转入严寒的冬天,冬季是一年四季当中最应该补养的季节。冬季万物潜藏,人体的阴精、阳气也趋于潜藏,这个时节进补,很容易被吸收,增强体质,扶正固本。同时,应防三病: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
饮食原则
汤、粥、水多饮、清火温补,多喝汤、多喝粥、多喝水,可起到清火降气、滋补津液的作用。少吃辛辣食物,适当食用酸性食物。饮食切忌太过燥热,适当吃一些凉性食材。如:萝卜、莲子、松花蛋等。小雪节气,比较适合食用一些热量比较高的食物,诸如牛肉、鸡肉、羊肉、狗肉、虾肉等肉类;豆类、胡萝卜、葱、姜、蒜、韭菜、油菜、山药、香菜等蔬菜; 以及栗子、橙子、柚子、苹果等水果、 黑木耳、黑芝麻、黑豆、腰果、栗子、核桃、白果等食材。香蕉、菠菜、芦笋、猕猴桃、橘子、深绿色的蔬菜,以及全麦面包、动物肝脏等。
起居指南
冬天应保暖避寒,起居宜早睡晚起。进入小雪以后,在日常起居方面,建议应该早睡晚起,让睡眠的时间长一点,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活动。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量逐渐增加,避免在严寒、大雪中锻炼。在北方室内都会有采暖设备,加之冬季降水量少,风多风大,气候较为干燥,室内的湿度也变得很低。这时应该在地面适当洒水,或者种植水仙等水中养殖的花草可以提高房间空气中的湿度,生活在40%左右的湿度当中会让人体感觉更加通畅和舒服。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疾病预防
呼吸道疾病:冬天寒冷,而且空气干燥,尤其在降雪少的情况下,病毒和细菌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老人的呼吸道黏膜很容易受刺激,抵御细菌的能力下降,因此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对于老人来说,感冒、肺炎、哮喘、流感都是这个季节需要重点防范的疾病。冬天室内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污浊,如使用空调、有地毯的房间,空气质量较差,因此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建议在午间温度相对高时开窗通风,适量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老年人最好在上午十时到下午两时适当到户外活动,活动不要太剧烈,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抽烟的老人建议戒烟,因为在烟雾的刺激下也很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心脏病:在冬天,老年人对寒冷刺激的适应性相对较差,因此也是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天气寒冷会使人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供血不足,因此容易出现心率失常、心绞痛,并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而心绞痛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胸部的疼痛、憋闷等,也有的患者表现为一侧的牙痛、上肢疼痛,还有的女性患者会表现为呼吸困难、胃部不舒服等,因此很容易被忽视,老人一定要注意温度变化,注意保暖。由于冬天天气寒冷,老年人血管容易收缩,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因此一定要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情绪的波动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大喜大悲尤不可取。
脑血管病:老年人由于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现硬化,弹性变差,寒冷、劳累、情绪变化都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大脑出现缺氧状况,发生脑出血或脑栓塞,俗称“中风”。一般来说,中风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也就是脑栓塞和脑出血。缺血性中风的早期症状有突发眩晕、突然间半侧脸、身体麻木、无力等,也有患者看东西重影,频繁打哈欠。有的患者这些症状会在24小时内消失,医生称其为“小中风”,出血性中风表现为突然的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患者血压也会很快升高,老年人要保持心态平和,但不要过于顾忌这类疾病,有的老人怕自己患这类疾病,反而吃不好、睡不好,结果更容易发病,如果要锻炼最好听从医生的建议,循序渐进,而且不要从事太过剧烈的运动。运动要适量,而且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