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史云廖氏化风丹

                                                                         

     “廖氏化风丹”系遵义城北40公里处板桥镇廖氏家族用大娄山本地中药材,结合祖传秘方研制的一种丹药。创制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距今370余年。化风丹用药20余味,大胆借鉴白酒发酵工艺,对核心药物作特殊发酵处理制成药母,提高了药性,降低了毒性。其独特的炮制方法、精到的组方配伍使化风丹疗效独特,历经十余年传承,数百年而不衰。廖氏化风丹制作技艺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廖氏化风丹”的其重要价值在于独具一格的药物炮制工艺、辩证施治的药理理念及配伍,“救人不论贫富,施药不分贵贱”的行医准则及善举,以及称道的药物疗效,有着较高历史和现实的科研学术价值、传统医药文化价值、医德人文价值。特别是早在 370 年前形成的药母发酵制作技艺为中华医药在提高药性、降低毒性的处理方法上提供了典范。其独到的思路和方法与当代医药发展方向惊人吻合,令人惊叹!自化风丹问世后,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制作工艺,完善其组方配伍,传至二、三代时,就美名远扬。在清康熙至宣统年间,化风丹被定为贡品,遵义府每年必购送京,是现存历史悠久的治疗脑部疾病的传世名药。红军长征在遵期间,购买大量化风丹分发给战士。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与日寇作战,国民政府购买大批化风丹送往前线。当时,化风丹不仅行销全国,在东南亚各国,名气也很大。解放后,1951 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行文,将廖氏化风丹列为“中国四大古方名药”之一,使之进入中国传统中药宝库。2007 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廖氏


                   

化风丹制作技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08  6 月,国务院公布廖氏化风丹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问世

   廖氏祖先是江西吉安人,时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为躲避当时的剃头令,廖家廖耀寅、耀寿、耀禄三兄弟率族人举家南迁,来到大娄山下遵义县板桥镇。《廖氏家谱》记载:“明末,耀寅公举家迁来,卜居贵州省遵义县板桥镇中街。”

   板桥位于遵义市北部大娄山下,大娄山纵横两千里,是四川盆地东南部险峻雄奇的天然屏障,由于地处亚热带,海拔较高,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各种灵药奇草应运而生。山中物产丰富,植被繁茂,生长着水杉、红豆杉、银杏等珍奇树种,有紫苑、血藤、半夏、天麻等名贵中药材 100 多种。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6 年全国中草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贵州中草药多达 4290 多种,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主产地之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 363 个重点药材中,贵州有 328 种,大部分出自大娄山。

   廖耀寅自幼研习《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医药典籍,有祖传医术传授,依托大娄山天然药材宝藏,开设药堂取名元和堂,行医制药济世。当时黔北瘴气肆虐,脑病多发,中风、头晕、偏头痛、口眼歪斜、手脚震颤、半身不遂、失语、癫痫等病人日渐增多。廖耀寅根据先祖留下的秘方,潜心研习,终于研制出一种对以上病症有特效的丹药。廖耀寅凭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在黔北川南颇有名气。当地有一首民谣:桥是弯弓河是箭,卧马踏蹄云峰山。田坝中间慈悲阁,文武庙前出仙丹。生动地描绘出了大娄山板桥的地形特点和化风丹的名气。

   清康熙三年(1664),第三代廖元楫,根据相辅、相成、相杀、相偎的中医用药理论,不断总结改进化风丹的配伍,通过特殊发酵工艺处理,提高药性,降低毒

 

性。其中药母的发酵工艺被后世中医称之为中药相杀、相偎用药的典例。廖氏族人遵循世代生产化风丹,不得转营他业的祖训,全心于化风丹配方的完善和工艺的提高。廖氏后人各家自立堂号生产经营化风丹,堂号有元和堂”“元和贞”“元和利”“老元和等。至清光绪年间,历经二百多年摸索,上万例治疗经验,化风丹第六代传承人廖铭诏,终于将化风丹的配方和工艺总结固定下来,并创立商标为炉火。其他堂号也开始使用商标”“二”“葫芦等,至 1956 年,统一使用板桥 



风雨沧桑五十载

遵义解放前后,由于战乱,廖氏后人离家避祸,化风丹曾一度停产,1951 年在政府帮助下恢复生产。此后各化风丹制造厂进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1958 年,遵义市制药厂成为唯一生产化风丹的厂家。

1965  3  2 日,遵义市制药厂根据老工人和温惠仙口述情况参照廖氏各家处方整理,召开厂干部会议审定,确定化风丹正式处方,并记录在案。从此化风丹结束了口述传承的历史,第一次转为文字记载,解决了多年化风丹没有确切统一处方的问题。这是化风丹生产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

文化大革命中,化风丹被当成封、资、修而惨遭冲击,化风丹生产严重萎缩。1976 年后,全国医药行业进行全面整顿,遵义市制药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组织生产,取得药品生产企业

 

 

合格证,化风丹获得贵州省地方药品标准。由于化风丹对治疗癫痫、中风、偏瘫、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风痰闭阻等疾病具有良好疗效,社会反映良好,1980 年化风丹获得贵州省优质产品称号。

   2000  5 月,经贵州万胜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万胜药业)与遵义百花制药有限公司(1997年由遵义市制药厂进行企业改制重组而来)协商,达成转让协议,化风丹的生产权、知识产权、批准文号及所有权依法转到万胜药业。



传承发展

   万胜药业公司从生产化风丹之日起立即开展了化风丹质量标准升级、知识产权法定确认、

 

 

 进入国家医保、以及宣传推广化风丹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化风丹的科研、座谈、论坛等各种活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化风丹走向稳定保护传承发展之路。

   廖氏化风丹制作技艺相继公布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万胜药业在省、市、区文化部门的帮助关心下,加大了廖氏化风丹的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工作力度。

2010 年,万胜药业成立廖氏化风丹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化风丹保护传承相关工作。 2012 年 1 月,又调整充实非遗保护工作小组成员,由公司董事长宋玉担任组长,为化风丹保护传承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加强对廖氏化风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公司建立内部刊物《万胜人》及宣传橱窗,利用传媒工具,坚持长期对员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教育。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的常态化。2011 年,万胜药业制定廖氏化风丹二个五年(2011 年~2015 年)保护传承计划,明确保护传承总目标及相关措施。经过多年努力,廖氏化风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纳入公司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管理轨道。

目前该公司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职人员 4 人,兼职人员 15 人,能有效承担廖氏化风丹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工作。从各方面保障廖氏化风丹得到充分保护、传承和利用,促进了廖氏化风丹的发展。



配方及制作工艺

廖氏化风丹配方的独特之处是窖藏发酵工艺,组方中采用大娄山特殊地域珍稀动物药僵蚕、全蝎、麝香,植物药天麻、天南星、荆芥、巴豆霜,矿物药雄黄、朱砂、硼砂、冰片三类组合,加上另外的 15 味保密药物。为了保护这一中华古方名药,国家药监局对廖氏化风丹中独有的三味成分进行全面保密。传统化风丹的制作技艺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以独特的发酵技艺对处方中的毒性药材进行发酵,其作用是降解毒性成分,提升并保持治疗作用的活性成分,这是化风丹核心用药部分——母。制作工艺如下:

首先浸泡。将配制好的药母粉碎后按比例混合,放入严格比例的牛胆水浸泡。夏季一般需要 46 天,冬季一般需要 79-86 天。然后发酵。将浸泡后的药材滤出,加入其他药粉充分搅拌,放入 3 米深的窑池中密封,使其自然发酵,这个过程一般需要 180-230 天。经过大约 6 个月的发酵过程,使药母中各味药材的活性物质得到充分释放。最后是风干。将发酵过的药母由缸内取出,捏成团状,放入棕叶袋中在自然通风的状态下风干 2-3 个月,待药母的表面呈蜂窝状。此时药母尝之苦涩中回甜,颜色变为深棕色。化风丹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酵化脑活素古法生物发酵工艺的产物。这种生物活性成分一

 
旦离开特殊的药窑、土壤、水质和复杂的微生物环境却又无法生成。这也成为现代医学之谜。

   第二部分是采用多种巧妙手法炮制,以保持其最有效的药用价值,经与药母融合,有效发挥其中药君臣佐使之疗效。化风丹传统炮制工序如下:选药:由有丰富经验的老药师,鉴定真伪,分类处理,选出不能入药的杂质和其他非药用部位;药材细化:将精选后的药材切细。分别放入铁研船碓窝内细化,然后用隔筛选和箩柜细选筛出备用;药材按组方工艺要求进行加工;药母制作 :将7味中药材按处方及工艺要求进行制作后,按发酵工艺要求进行发酵处理,经过数次观察和识别达到要求后取出制成规定的形状用棕袋风干制成药母;将药母和其它经过加工的十几味药材进行配伍;起模:该工序是制成小药粒,经晾干后为泛丸做准备;泛丸:将起模小药粒置于簸箕内制成合格的药丸;盖面:作用是使药丸表面圆润具有一定的光洁;吐水:使泛丸后的药丸水分达到要求;包衣:再给药丸包上-层药衣;抛光:将包衣后的药丸放入细腻布袋中,加入川蜡甩动,进行抛光;装盒:将化风丹计数装入纸盒内,用蜡密封好便完成产品生产。

笔者再次走进万胜药业时,时值该公司非遗保护工作小组正在做廖氏化风丹的数字化保护拍摄录制等工作。董事长兼小组负责人宋玉激动地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优秀的中华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智慧展示,其含义已远远超过简单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它体现了中国上百年、上千年中华民族战胜自然、征服困难、繁衍生息、积累智慧、创造的精神。万胜药业已投入数十万元资金对廖氏化风丹传统制作技艺、原材料采集、历史档案、文献资料等进行数字化存档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最珍贵的历史资料,让这一文化瑰宝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