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最网
首页

别傻了,你还以为你有隐私?


文 | Sharon、3木娘娘


今天已经是“双十二”了,这个日子不仅仅是年度最后一个购物打折狂欢节,更意味着,2016年真的没剩几天了。

 

如果非要用几个关键词去盘点一下这一年的幸与不幸,“电信诈骗”“个人信息泄露”必定是国人心中不可抹去的痛。

 

相信你还没有忘记——

 

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因接到诈骗电话而被骗走9900元后伤心欲绝,导致心脏骤停离世。

 

清华大学教授刚卖完房子,信息就被泄露,结果被诈骗1700多万元……

 

我们一次次谴责骗子无良、在朋友圈不断转发各种防骗技能、提醒身边亲友提高警惕,试图做点什么来保护自己。

 

但你可知道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已经被泄露到什么程度了?


1


就在今天,《南方都市报》刊出一篇文章,讲述记者暗访调查在网上只花费700元就买到同事的“身份证大轨迹”,包括开房记录、名下资产、乘坐航班,甚至网吧上网记录信息等等,令人不寒而栗。

 

暗访记者以了解亲戚结婚对象为理由,与一家名为“XX商贸”的服务商取得联系。该平台号称:“只需提供身份证号码,即可查询包括开房记录、列车记录、航班记录、网吧记录、出境记录、入境记录、犯罪记录、住房记录、租房记录、银行记录、驾驶证记录等11个项目在内的材料。” 而这一“全套服务”,收费仅850元;若查询其中针对性的单个项目,亦是明码标价可查。

 

也就是说,只要一件普通羊毛大衣的价格,坏人就能掌握你从出生到现在,包括银行存款余额情况等在内的全部重要信息。

 

这样的事儿,如果不是眼见为实,要谁都很难相信吧?


2


暗访的记者先按照服务商的要求提供了一位同事的身份证号,付款300元后查询了该同事在全国范围内的开房记录。

 

当天晚上,记者就收到来自服务商的“调查结果”:自2011年到今年10月30日,这位同事的开房记录被原原本本地列在表格中。入住宾馆、房间号、甚至同住人员,都一目了然。


 


“而最后一次开房的记录截图是一张蓝底图片,左边是身份证照片,中间一列自上往下是旅客编号、民族、出生日期、证件号码、住址详址、入住房号、旅馆编码和旅馆地址,右边一列自上往下则是姓名、性别、证件类型、住址省市区、入住时间、退房时间、旅馆名称和旅馆地址区划。每一次开房记录,都可把入住时间精确到了×时×分×秒。”


 


不幸的是,这些信息得到了同事的证实,竟然是真的。


3


不肯死心的记者又换一个同事的号码去购买“全套信息,几经讨价还价,将价格谈到了700元。在转账完成的一天后,对方如约发来了两个表格,里面包含了该同事9种记录在内的身份证大轨迹。


一个名为“分布式查询”的表格里,记录了这位同事自2011年4月以来的旅馆住宿记录、常住人口记录、暂住人口记录和网吧上网记录。




另一个“人员基础信息—×××”表格中则是火车记录、航班记录、银行开户核查记录、驾驶证记录、驾驶证违章记录、机动车登记记录等。


不幸,经这位同事本人确认,这两个文档的情况竟然也完全属实。尤其是“全国人口基本信息”这一张表,和他户口页登记的信息完全相同,照片也是他本人的身份证照片。


4


看到这已经出了一身冷汗?

但,还抱着一丝侥幸?

 

跟你一样依然不肯死心的记者又换了一个同事的手机号码,决定查一下他的手机定位情况。服务商不紧不慢地表示:收费600元,查询时间为半小时。

 

果然,这次他们也“中招”了。没过多久,记者就收到了服务商发来的定位图片,内含地图、经纬度信息(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与记者同事所在的位置完全一致。


 


当记者向当地警方反映情况,民警表示被泄露的信息尚未构成公开上网等情节,所以暂不予处理。不上网公开就无法追责,骗子平台就是利用了这个法律漏洞,即使找到了贩卖信息的人,警察也拿他们没办法。


5


任何一人的开房记录、个人名下房车资产,持有的各类证件、证书复印件,甚至即时手机定位,只要肯花钱,在网络另一端的服务商就会全数提供,并声称“在全球范围内,提供24小时服务”。

 

如果说,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案让公众了解到网络信息安全的冰山一角,那么这次南都记者所揭露出的个人信息可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则更让我们对这个庞大的利益链条背后的秘密有了深刻的了解。

 

你所有的隐私信息,包括开房记录、名下资产、乘坐航班、四大银行存款记录,手机实时定位,手机通话记录……只要有人付钱,就可以轻易被查到,而且这样的服务7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更可怕的是,竟然有第三方软件为这样的服务提供担保,整个交易已跃升到了“平台化”的地步。

 

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近一年的时间,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估算达915亿元。

 

所谓的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在威胁着个人隐私:涉及身份信息、电话号码、家庭地址,扩展到网络账号和密码、银行账号和密码、购物记录、出行记录的网络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已经形成了“源头—中间商—非法使用人员”的黑色产业。

 

个人隐私的保护,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也关心到每个人切身利益。但是这样的案子屡次发生,作为手无寸铁的受害者们,面对如此大的法律漏洞,面对根本无从查找的“在云端”的骗子平台,有一种深入灵魂的无力,仿佛每天都赤身裸体生活在看似文明的社会。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我们甚至连该找谁解决这个问题都想不清楚,难道保护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回归过去通话基本靠吼的“慢”时代?也只有那样,我们才能有不被随时随地随便什么人都能窥探的安全感。可即使丢掉了我的智能手机,我们银行卡里那点可怜的收入,我们那偶尔去住了一下的宾馆记录,我们在大北京租的那个天价学区房,还有我们平凡人生里的每一个卑微瞬间,就能真的只属于我们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莫过于斯。


更多美文:


今生做了你的狗,来生还想跟你走……

她是民国爆款女王,17岁做霸道女总裁,用英语唱京剧震惊四座,风头盖过英国王室!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轻能量
加入中国最大的泛英语文化社群


来源:带你去看好风光、微信号:lexiangg


相关话题

相关话题

}